近日,庆安会馆修缮工程临近尾声。年底前修缮完成后的宁波庆安会馆将对外开放↓
![]()
庆安会馆梁架间的朱金漆木雕。
朱金漆木雕,也叫金漆木雕,是宁波传统民间装饰工艺的一种,万工轿、千工床,以及一些高等级的祠堂、会馆建筑中都能见到这种技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其装饰金彩相间,绚烂富丽,一贴金,满堂流光,也是晚清宁波商人财力与富贵的表现。
营造于1850年至1853年间的庆安会馆,是北号船商的行业会馆,也是反映宁波木帆船时代河海联运优势的最后绝唱。其建筑梁架间使用的朱金漆木雕,代表着当年这门技艺所达到的高超水平。
![]()
金碧辉煌的庆安会馆。资料图
“对待这些木雕,我们的态度可以说是珍之重之,借这次修缮的机会,我们展开了对这些木构件的系统性研究。”庆安会馆修缮工程专班技术负责人张延说。
修复前,先由专业团队进行科技检测。检测发现,庆安会馆朱金漆木雕主要采用了生漆、桐油、铁红、朱砂、银泥、石膏等传统材料,且工序完整,比秦祠、镇海阮氏宗祠的相关工艺层次更为丰富。
![]()
细部可看到“绿地蓝天”。
修缮专班发现了不同时期油漆层的互相覆盖,据推测,庆安会馆在20世纪50年代前修过两三次,当时会馆财力衰弱,导致修缮材料也发生了变化。
庆安会馆最精华的朱金漆木雕,主要位于正殿与后殿的梁架间。本次修缮因为搭了脚手架,使人能更近距离地观察雕刻细节。
![]()
上下两层风格并不相同。
“我们发现,正殿轩梁上下两层梁架上的朱金漆木雕,风格并不相同,后殿又是另外一种,推测庆安会馆当时可能有2-3批雕刻师傅同时在做——也就是说19世纪50年代建造庆安会馆时,可能存在‘赶工’行为。”修缮团队的这一发现,颇具突破性。“我们对比了很多图像,也请专家来看,结合人物的服装、法器,感觉庆安会馆的这些木雕图像并没有明确的故事指向,不像传统‘三英战吕布’是一个经典画面,它不完全是‘三国’,也不是‘水浒’,更像基于民间故事的一些再创作。”
有意思的是,大殿的下层梁架,有一排雕刻的是女性题材。这种创造性,也体现出工匠创作的随机性和包容性。
![]()
![]()
![]()
绘图到镶补部分工序。
![]()
庆安会馆修缮工程持续已近一年。本次修缮距离上轮约二十年,也是庆安会馆作为中国大运河组成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后的首次修缮。
工作人员透露,修缮团队对会馆正殿四根大柱的用材进行了检测,发现竟是极其珍贵的柚木。这种木材以优异的耐久性和美观性而闻名,主要产自东南亚地区,不排除从东南亚进口木料的可能性。
![]()
这几根粗柱用的是柚木。
据悉,修缮完成后的宁波庆安会馆将于年底前对外开放。
来源:甬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