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纺织业在变革的浪潮中寻找新的航向,诸暨大唐以一根纱线,织出了中国制造的韧性与活力。
第十九届中国·大唐国际袜业博览会于9月9日至11日成功举办。1999年首届至今,袜博会以“前展后厂”模式深耕二十六载,从最初的地方性展销成长为全球行业盛会。如今,它不只展示产品,更呈现一种生态:15000平方米、519个展位、224家企业、上万客商,智装备、新材料、精袜品、潮设计彼此呼应,编织出一幅全链焕新的产业图景。
我们可以听见,机器的节奏正在变调。开幕式上,意大利罗纳第集团与浙江科军机械有限公司完成签约,合资成立的罗纳第(浙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户。罗纳第这家始于1946年的全球知名袜机制造商,业务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何选择此时携手大唐?业内人士道出关键:“全球90%以上的智能一体袜机出自诸暨,他们必须主动融入这场变革。”
这场强强联合,不仅是企业的战略选择,更是产业格局变迁的生动注脚。自2019年起,在政策的有力引导下,大唐袜企掀起数字化改造浪潮。截至目前,大唐已建成数字车间200多个,织缝翻检智能装备超2万台套,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数智袜机集群。“以往海外客户试探性下单几十台,如今动辄百台起订。”科军机械负责人张建军如是说。
我们也可以看到,设计端正经历一场AI革命。浙江阿大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业内首款袜业AI大模型深受追捧。该模型将设计周期从传统流程的数天缩短至秒级,不仅降本增效,更是彻底打破了创意与生产之间的壁垒,让小批量、个性化定制成为日常。“AI不是取代设计师,而是解放创造力。” 阿大设计团队负责人万春燕表示,他们让AI处理重复性工作,自己则专注于设计元素的提炼与审美判断,这种“人机协同”模式正在重塑袜业设计流程。
令我们更欣喜的是,大唐袜业早已洞察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升级需求。浙江珍珠生活科技有限公司的“珍珠纱线”成功拿下10A抗菌报告,抗紫外线、吸湿排汗一步到位;浙江莎耐特袜业有限公司的时尚压力袜套,可加速运动后恢复;还有发热纱、艾草纤维、石墨烯纤维……层出不穷的创新材料,正不断突破“袜子只用于保暖”的传统窠臼。
从满足“基础需求”到引领“品质供给”,订单是最诚实的投票器。袜博会上,12家大型袜企分别与来自俄罗斯、德国、哥伦比亚、意大利等国的采购商签订意向订购协议,总金额达4亿元。
难得的是,大唐袜业的“焕新棋局”远不止一场展会。乘着“浙BA”赛事东风,继赛前送高端袜子礼盒、球迷凭门票买袜享惊喜折扣、赛场下起“袜子雨”后,诸暨又准备了一万多双高端定制篮球运动袜赠送给各个城市代表队,旨在将参赛、观赛人群转化为产业受众,持续推动“赛事流量”转化为“产业能量”。同时,“大唐袜博会城市分站”已联动超1000家企业参与“全球巡展千企抢单”行动,从上海、广州、杭州、迪拜,到接下来的东京、巴黎、波兰罗兹……大唐袜业正持续扩展国际版图。这些举动看似分散,实则统一:不再等待世界走来,而是主动走向世界。
而成绩的背后,镌刻着大唐袜业数十年专注与拼搏的印记。这些年来,大唐袜业始终以产业升级为核心,紧抓数字化引擎,坚持创新、创业、创意、创造“四创同步”,推动实现“家庭作坊”向“规模集聚”、“手摇袜机”向“智能织造”、“提篮叫卖”向“货通全球”的三大跨越。如今,诸暨的袜业年产值达到700亿元,袜子产量约占全球的1/3、全国的70%,完成了从“量的优势”到“质的胜势”的华丽转身。
当芯片嵌入产线、AI赋能设计、时尚走向国际,这双袜子已成为诸暨对话世界的语言。
从模仿到定义,从产品到潮流,大唐袜业正在完成的,是一个传统产业焕新升级的书写。
……
以本届袜博会为新起点,“千亿级时尚产业”的蓝图正加速照进现实——一个更具话语权与竞争力的“国际袜都”,已稳步站上世界舞台的中央,光芒夺目,脚步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