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省竞跑者刊发 | 绍兴新昌:“三链协同”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前 言
8月18日,省《竞跑者》刊发《完善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体制机制改革(四),来看看这些地方低空经济领域的做法》,新昌县“三链协同”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高地的做法被刊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昌县“三链协同”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新昌县以打造“低空经济省域第一县”为目标,锚定“强链筑基、生态赋能、场景驱动”路径,构建“产业链—生态链—价值链”协同发展体系。目前,全县集聚低空相关企业20家,产业规模达40亿元,在全省率先形成涵盖零部件生产、整机制造、场景应用的低空经济发展体系。
01聚焦制造强基,打通产业链
一是集群化布局。实施“1+1+5”产业链工程,培育1个低空经济产业集群、1家通用航空龙头、5家专精特新无人机制造和应用企业。目前,依托万丰航空小镇等产业园区布局万丰、日发等航空器整机及零部件制造企业20家,成立天姥山航空研究院等低空经济重点科创平台8家,入选全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
二是精准化招商。绘制产业链全景图谱,筛选“建链补链强链”项目,生成定向招商清单30余条,建立6大类24条低空经济政策库和10亿元以上的产业发展基金,引进零零科技、极目无人机、航景科技等一批“链群配”项目,其中零零科技2024年总产值超2.5亿元。
三是项目化攻坚。建立低空经济重点项目培育库,纳入极目机器人“年产5000架双目无人机技改”等项目13个,落实“一局长一项目”服务机制。构建低空经济领域涉企问题高效处置闭环,通过“企呼我应”平台、政企恳谈会等渠道解决机场扩建等诉求30件,加快政策与产业发展适配。
02完善网络体系,构建生态链
一是建优基础设施网。构建多层级分布式基础设施网络,建成A1级通用机场1个、直升机停机坪9个、低空起降点63个及流动工作站10个,形成“居民区3分钟、林区6分钟”空中响应圈。划定60平方公里综合试飞区,打造无人机检测试飞中心,已完成12套5G—A通感一体雷达、26套RemoteID设备等基建部署。
二是育强产业融合网。联合万丰航空等6家企业组建低空经济联盟,重点打通技术转化、产能协同、场景落地等环节堵点,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技术共享。打通跨国产业合作路径,支持万丰航空成功并购钻石飞机、德国Volocopter等多家企业,加速高端市场布局。
三是完善飞行保障网。构建跨部门无人机共享管理机制,搭建巡查指挥及管理服务平台,完成860平方公里三维建模和40余种AI识别算法开发,公路巡查、交通拥堵等场景准确率达80%以上,隐患排查效率提升30%。与民航宁波空管站联合升级低空飞行服务站,实现有人机和无人机联合管制。
03创新发展模式,拓展价值链
一是变革跨域出行新方式。打造区域通航枢纽节点,开通万丰通用机场至舟山普陀山、建德千岛湖、东阳横店3条载人运输航线,累计完成飞行220余架次,服务乘客超660人次。今年4月,全县首条跨省域航线(新昌—山东莱西)开通,开辟1200公里低空走廊,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空天动能。
二是拓展多元应用新场景。实施“低空经济场景新探索”揭榜挂帅机制,14家单位通过竞争立项成功揭榜,落地“低空+巡检”“低空+治理”等10余个创新场景,形成“揭榜—实施—推广”闭环。如“低空+物流”方面,已在7个乡镇开通香榧林苗木、肥料运输专线,运送肥料14.3吨、苗木2200余株。
三是发展跨界融合新业态。充分整合资源,推动国企民企双向赋能“低空+”新业态。国企浙江飞流科技创新“行业+航空”商业模式,无人机灯光秀表演覆盖全国10余城,创收超千万元;民企万丰航空打造“空中唐诗之路”旅游航线14条,吸引游客1.8万人次,举办全国轻型飞机锦标赛等高规格赛事6场。
来源:浙里改
绍兴市改革研究促进中心
编辑丨龚梦蝶
审核丨顾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