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目高鼻的三星堆青铜人头像,是神秘而狞厉的美;曲线婉转的金沙金人面像,是抽象而深刻的美;纤长规整的战国铜剑,是锋利而简约的美;场景写实的古滇国铜贮贝器,是生动而丰富的美……
7月22日,宁波博物院“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特展”启幕,本次展览汇集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地区的17家文物单位共计165件(套)文物精品,以被称为“吉金”的青铜器为中心,同时展示玉器、金器、陶器等多种类型文物,生动而全面地展现商代至汉代中国西南地区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中国西南地区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让长江上游文明、中原文明、东南亚乃至南亚文明都在此碰撞融合,由此诞生了或奇绝或灵动,或神秘或绚丽的青铜文化。
本次展览的三大核心展区依据地理位置划为川渝、云南、黔桂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呈现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第二部分集中展示蕴含独特信仰与审美的滇文化器物;第三部分则展示了技艺成熟、风格兼容并包的贵州、广西地区青铜器。
/01/从传说到历史,一醒惊天下的巴蜀青铜器
(青铜人头像)
进入展厅,最先进入观众视野的,是一件呈开放式展示的青铜人头像。它出土于三星堆遗址2号祭祀坑,同时也是三星堆最具代表性的发现之一。在它的后面,则是长度达37.5厘米的青铜中型面具。不管是人头像还是面具,都有着突出的大眼睛、形同外星人的耳朵、高耸的鼻梁,以及带着漫画般微笑的宽阔嘴唇。
(中型面具)
这种在中原地区从未出现过的造型,自面世以来,就引发了无数的猜想,直至现在,很多疑问也依然充满争议。
本次展出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物共计18件,除了青铜人头像和面具,还有青铜眼形器、铜眼泡、陶鸟头勺把、鱼形金箔饰、玉器等,主要反映了古蜀国的信仰与崇拜。
(铜眼形器)
(陶鸟头勺把)
(鱼形金箔饰)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的《蜀道难》准确地描述了古蜀国的神话与历史。这个笼罩在迷雾中的“国度”,因为其接连不断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三星堆之后,古蜀国的文化中心转移到了金沙遗址。
本次展览中,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文物共有39件,其中包括工艺精湛的各类金箔饰、有领铜壁、玉璋、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实用兵器等等。
(太阳神鸟金饰 复制件)
(铜鸟)
其中一件战国时期巴蜀月牙形“心”纹青铜印章,仅有一个大拇指大小,月牙形状的印面上,分别有树枝、心、三角等图案——这被称为“巴蜀图符”。
(月牙形“心”纹青铜印章)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器物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图像和符号。和巴蜀之地出土的诸多文物同样,它也带来了各种谜团:由人形、动植物形、几何形等单独或组合出现的器物纹样究竟有什么含义?又是否是代替了文字的作用?
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发现不仅重构了中国青铜时代的文化图景,更证实了三千年前,在以中原为中心的商文明之外,长江上游同时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文明。它周身谜团,充满魅力,观众们在参观时,相信能够感受到古老文明的震撼,与探索历史未知的乐趣。
(玉璋 局部)
/02/
从神圣祭祀到人间烟火
古国文化的异变与融合
(金腰带及圆形铜扣饰)
跟随展览的叙述路径继续往西南走,呈现在观众们眼前的是更为丰富多元的云南、贵州、广西地区青铜文化。
(吊人铜矛)
云南地区的青铜文化萌芽于夏商之际,至西汉达到鼎盛,尤以滇中地区的考古发现最为集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本次展览展出了来自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等地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主要有铜剑、铜矛、铜戈等兵器,以及云南地区的典型器物青铜贮贝器。
(剑鞘金饰)
贮贝器是古滇人用于储存海贝的“存钱罐”,器盖上生动、写实的立体雕塑群像,内容涉及牺牲祭祀、播种祭祀等,就像微缩的“史书”一样,记录了古滇国社会的重要场景。
(驯马场面铜贮贝器)
展览中的一件西汉驯马场面铜贮贝器,表现了古滇人在头领的指挥下,集体驯马的场景,正中间是奴隶主,一个奴隶做出半跪状,整体刻画细致入微。
(驯马场面铜贮贝器 局部)
另一件立牛铜贮贝器则是古人的“炫技”之作——它需要拿出牛足片座下的插销,插到对应的孔中,旋转牛身到特定的方向,盖子才能打开。
(立牛铜贮贝器)
与云南相邻的黔桂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既具鲜明的地域特色,又体现出中原、巴蜀、滇、楚、南越等多种文化的影响。本次展览中展出了多件贵州地区在战国秦汉时期的重要青铜器——曲刃兵器,以及广西地区独有的羊角钮钟等,都是极具地域特色的重点文物。
(羊角钮钟)
黔桂地区在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青铜文化,其既保留了本土特色,又吸收融合了周边文化的精华,展现出强大的文化包容性与创造力。
吉金万里,自西南来——中国西南广袤而复杂的土地上,塑造了令人着迷的青铜艺术,产生了多元的社会形态与历史面貌。
随着秦并巴蜀,汉开西南夷,以及南方丝绸之路的开拓,一方面,西南地区与中原青铜文化双向交流,彼此影响,其发展变化的轨迹深刻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互有来往,青铜技艺与审美交融颇深,更展现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包容与开放。
本次展览同时配备了VR体验区,以三星堆遗址为背景,通过沉浸式场景还原,带领观众“穿越”古蜀国,观看庄重神秘的祭祀仪式,近距离观察青铜面具等文物的细节,直观感受三星堆魅力。
(VR体验区)
配合本展开发的文创产品以及西南地区各家博物馆的热卖文创也将自7月22日起同步推出,其中包括了展览限定盖章、备受喜爱的冰箱贴,设计多样的文具,以及适合儿童的各色玩具等等。
(文创盖章点)
目前宁波博物馆为暑期延长开放期间,观众们可以选择晚间错峰参观,展览将陪伴观众们度过暑假、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持续到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