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优化营商环境,办好“关键小事”!诸暨70个项目,好评!)
教育入企服务、项目审批提速、建立“平安驿站”网络……今年,我市各机关部门围绕项目攻坚突破年、产业招商竞赛年、基层基础提升年“三个年”活动,实施70个机关效能项目,托起企业和群众稳稳的幸福。
“孩子上学没着落,我始终无法安心工作。”近日,浙江老鹰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新引进的紧缺技能人才孙先生,由于工作繁忙,错过了孩子入学线上报名时间,急得团团转。市教体局得知这一情况后,根据相关政策开通线下报名通道,帮助孙先生完成了学校报名手续,并协调其居住地社区办理了暑假托管服务,解决了孙先生的后顾之忧。今年以来,市教体局组织机关党员对当地268家“双强”企业开展“教育入企服务”,深受好评。
市教体局开展“教育入企服务”专项行动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解决企业及群众的急难愁盼是机关单位工作的出发点。今年,我市各机关部门围绕项目攻坚突破年、产业招商竞赛年、基层基础提升年“三个年”活动,立足自身职责,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办好“关键小事”等,实施70个机关效能项目,大力弘扬“六干”作风,实招解难,贴心服务,托起企业和群众稳稳的幸福。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产业招商的关键因素。日前,位于暨阳街道的激光切割机智能化生产线项目顺利拿到用地批文,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规划用地450亩,建成后年产高端智能装备5000台。企业负责人坦言:“能这么快拿到用地批文,多亏了工作人员提前与我们对接,明确政策红线,大大减少了我们选址的试错成本。”据了解,我市推行“1+5+X”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打通选址、审批、供地等流程堵点,由“多头跑”转为“一窗通”。同时,组建由自然资源、发改、建设等部门组成的重大项目工作专班,实施“现场读地”机制,探索“提前审批+分期许可”的新路径,为重点产业项目精准开路。目前,全市共为9个项目审批提速,涉及投资金额28.95亿元。
在诸暨,一间杂货铺、一家水果店,可能就是帮助群众解决难题的“哨所”。家住城区永昌社区的金师傅就遇到了这样的“怪事”,他在一家理发店闲聊时说起高湖路南侧外墙因长期雨水浸泡,出现大面积空鼓、局部脱落现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没想到没过几天就修好了。
平安驿站站长记录金师傅反映的问题
原来,金师傅经常去闲聊的理发店就是一家“平安驿站”,工作人员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上报社区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处置。今年,市委政法委立足基层治理实际,积极联合街道,在社区推广建立“平安驿站”网络,利用杂货铺、水果店、居家养老中心等贴近居民生活的场所设置站点,打造集宣传教育、民情收集、纠纷调解、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目前,已建成平安驿站63家,处置矛盾纠纷事项43件,开展平安宣传活动25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