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基层推荐、综合评审、征求意见,拟确定王英等20例为2025年第二季度“北仑好人”候选人。
公示期从2025年7月3日至7月9日止。公示期间,单位或个人对上述人选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等方面如有意见,均可来电、来信向区文明办反映。个人反映请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单位请加盖公章,信件有效日期以邮戳为准。
地址:北仑区四明山路775号区行政大楼A座B1211室。
助人为乐
01、王英
王英,女,198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宁波,郭巨街道东港社区党委书记。
2017年,王英注意到了“海娃”这个特殊的群体,面对孩子们文化生活贫乏、隔代教育难题,她重新梳理和搭建“海娃”帮扶体系,与多方沟通对接并启动“海娃”家校社共育联盟工作,推出“海娃心社”个案辅导、“海娃研学”亲子赋能等项目,为34户困境儿童家庭提供心理疏导和教育支持。
王英的帮扶不止于成长关怀。她发现许多“海娃”家庭存在经济困难,于2023年8月成立“烽火•E家人”共富工坊,对接企业资源,为海娃家长、卡嫂、残疾人等群体提供灵活就业岗位,带动近百人实现人均月增收2500元。此外,她动员这些特殊的工坊成员通过共富直播、共富集市等平台助销农产品,使他们从“被助者”转变为“助人者”。
02、方宏宾
方宏宾,197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安吉,大碶街道海天云桥小区业委会主任。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将忠诚热忱倾注于社区,成为海天云桥小区居民的贴心人。他深入走访,耐心调解邻里纠纷,还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精打细算争取补助。他发挥专长,创办免费“小小兵”训练营,单场最高吸引50名青少年,累计惠及500人次,提振了孩子们的精气神。发现居民急救知识匮乏,他主动联系医院组织义务培训,普及救命技能。
从军人到业委会主任、从“方教官”到安全员,方宏宾始终以行动诠释“助人为乐”。
03、乐英
乐英,女,1968年10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宁波,宁波经济开发区太平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梅山大酒店项目经理。
11年来,乐英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单身群体牵线搭桥。十一年间促成50桩姻缘。这些成功案例中:离异再婚占42%,35岁以上大龄青年占38%,残疾人士占12%,实现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理想。
期间,她自创“三次约见工作法”,平均每段姻缘需跟进3-6个月,累计开展公益红娘服务超8000小时,被誉为“北仑爱心月老”。曾获宁波市优秀志愿者、新碶街道最美红娘等荣誉称号。
04、刘卫国
刘卫国,男,1971年9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嵊泗,北仑公交778路司机。
他累计献血17年,献血量超过4000毫升,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身的血量。曾获浙江省无偿献血荣誉。
在日常工作中,刘师傅既保证着乘客的乘车安全,也守护着乘客的财产安全。2021年的一天,刘师傅驾驶着着公交车,到达站点时,一位乘客带着大件行李匆匆下车,却将黑色小包遗落在车上。刘卫国发现后,因未找到失主,他将小包妥善保管在驾驶室,在到达终点站后,报警找到了失主,包里面的7000余元现金和各类证件都齐全。事后,失主为他送来一面“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锦旗。
05、傅汉珠
傅汉珠,女,196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宁波,北仑区城市管理义务工作者协会理事会理事、直属服务队指导员、北仑区公益红娘。
作为城管义工直属服务队指导员,她的工作日志写满责任:夏季为户外工作者送清凉,寒冬为大凉山儿童编织千条围巾。面对“多管闲事”的误解,她在半年时间内用400小时的坚守作答——为聋哑人手机打字指路,为盲人乘客导乘,替赶路人搬运行李……让“城管义工马甲”成为地铁站最温暖的坐标。
在红娘工作室,她联合妇联、企业举办大大小小几百场相亲会,帮助数百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曾获“宁波市文明家庭”“北仑区五星级义工”“最美家庭”等荣誉。
见义勇为
01、李士燕
李士燕,男,1980年11月出生,群众,籍贯安徽颍上,海尔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运输员。
他多次见义勇为,对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施以援手。2024年9月24日,在象山高速公路突遇交通事故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徒手破窗救出昏迷驾驶员。随后,他与其他过路司机齐心协力,将侧翻的车辆翻正,避免二次危险的发生,直到120救护车赶到,确认伤者得到妥善救治,他才返回车上,简单用纸巾包扎受伤的手,继续赶路。
2025年1月,宁波通途路与院士路交叉口,李士燕看到一辆车撞桥墩后坠入桥下,他立刻停车冲过去,用尽全身力气,艰难地打开变形的车门,引导驾驶员安全脱困。随后,他报警并协助现场处置,直到一切平稳后才悄然离开。
02、张力
张力,男,1982年11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宁波,宁波奇环特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5年5月21日上午9时许,张力在世茂世界湾二期附近准备上班时,突闻“有人落水”的呼救。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飞奔至河边,纵身跃入水中施救,将对方拖至浅水区,在热心市民协助下救上岸。确认落水者情绪在民警安抚下稳定后,他悄然离开,直至当天下午因伤就医才被同事知晓此事。面对赞誉,张力说:“人的生命永远无价。”
2023年,他还以公司名义向霞浦“人亚”慈善公益基金捐款,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困难学子。
03、郑明康
郑明康,男,1961年3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宁波,柴桥街道后郑村村民。
2025年5月31日晚9时许,柴桥街道后郑村突然“砰”的一声巨响,一辆轿车不慎坠入河中,家住附近的郑师傅顾不上穿上衣服和鞋子,光着脚就往外冲。
他迅速解开自家小船,划向落水车辆。此时,车内人员已爬出车外,两个瑟瑟发抖的幼童被两个大人紧紧搂在怀中。郑师傅先让抱着孩子的落水者上船,由自己的母亲和儿子在岸边接应。随后他再次返航,将剩余落水者救起。
回到岸上后,他顾不上自己浑身湿透,第一时间将干毛巾递给惊魂未定的落水者。被救的一家人紧紧握着郑师傅的手,声音颤抖地连声道谢。
不久后,警方和救援人员赶到现场,确认了所有落水者均已获救,无人受伤。事故处理完毕,郑师傅还开车护送一家人平安到家。
04、鲍惠国
鲍惠国(左)
鲍惠国,男,1952年11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宁波,霞浦街道新浦社区镇东新村小区1幢楼道长。
2025年3月21日早晨,霞浦街道新浦社区镇东新村小区1幢1单元202室住户因忘关煤气,家中突发火情,同幢居民发现该住户家中浓烟外涌,便立即报警。
鲍惠国闻讯后,第一时间联系该户居民,确定家中无人后,他取来灭火器,冲入火场对准起火点扑救,成功将火势遏制在初起阶段。消防队抵达后,他立即引导消防员来到现场,经合力处置,明火被彻底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
诚实守信
01、陈海成
陈海成,男,1963年5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宁波,北仑区非遗项目“骨木镶嵌”传承人。
陈海成在17岁那年就跟着木工师傅做起了学徒,不久后,他接触到了骨木镶嵌,便喜欢上了这门手艺。经过二十年学习,他于2001年创办北仑南海雕刻工艺厂,将骨木镶嵌手工技艺发扬光大。
作为传统木匠手工艺人,“以技立世,以信立人”的祖训始终铭刻在他的职业生涯之中。即便手工制作效率仅为机械生产的1/5,他仍坚持用双手雕刻的古法工艺。由其创立的北仑南海雕刻工坊被评为北仑区非遗工坊。
2022年,其创作的骨木镶嵌亚运茶杯垫荣获“喜迎亚运.共富生活”北仑区非遗工艺主题创作作品展优秀奖。曾获春晓街道“最美工匠”荣誉。
敬业奉献
01、王琛
王琛(左)
王琛,女,197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宁波,北仑区白峰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
从教三十余载,王琛持续关照留守儿童“小海贝”。她创立教育品牌“启航教育”,推动白峰幼儿园沙水池、涂鸦墙、大型攀爬设施、树屋、户外娃娃家、户外建构区等一个个孩子们喜欢的区域相继落地。“小海贝关爱行动”被各级媒体相继报道,总园被评为省一级五星级幼儿园。她曾获宁波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全能奖,宁波市首批“四有”好老师,区骨干园长、区教坛新秀、区优秀教师等荣誉。
02、吕中
吕中,男,1995年9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宁波,北仑区柴桥小学语文教师。
2020年入职的第一个月,吕中听闻自己班级一名学生因遭遇车祸意外受伤,未能按时注册报到,亲手烹制油爆虾前去探望,用温暖关怀传递师者仁心。
作为区委组织部“理论背包客”成员和北仑区教育局“仑教后浪”宣讲团核心成员,他以生动宣讲弘扬正能量,获北仑区风尚故事会宣讲大赛一等奖。他潜心钻研,以优质课堂培养学生对宁波文化的认同与热爱,参赛课程《传统习俗》荣获省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同时,他发挥文艺特长赋能育人实践:为毕业生创作歌曲《芦江少年郎》,为任职的柴桥小学谱写歌曲《柴小日记》,以原创作品《明州路》礼赞北仑发展。从生活细微处的关爱,到讲台内外的创新探索,他始终以赤诚之心践行教育初心,诠释了新时代教师的奉献精神与时代担当。
03、刘振友
刘振友(左)
刘振友,男,196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宁波,新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星阳社区卫生服务站组长。
三十三载扎根基层,他以精湛医术、无私奉献和滚烫仁心,守护万千居民健康。他的手机是居民的“健康热线”,随时响应咨询与求助。一次深夜,居民突发剧烈腹痛伴呕吐,他第一时间赶赴患者家中,准确判断为急性胆囊炎,为患者处置并护送转院,赢得黄金救治时间。他累计接诊数十万人次,凭借耐心态度、真诚关怀和合理诊疗方案,赢得群众口碑。
他创新打造“红色驿站、暖心服务”品牌,坚持每月组织义诊服务集卡司机等群体,同时创新构建“1+4”微空间候诊模式,精准满足多元需求,显著提升服务体验。曾获“宁波市优秀家庭医生”、“北仑区优秀家庭医生”等称号。
04、吴梅
吴梅,女,198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庆元,北仑区人民医院DSA介入手术室护士长。
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吴梅在介入诊疗领域深耕不辍,为北仑区急危重症患者搭建起“黄金抢救通道”。她每天身穿30斤重的铅衣,在射线环境中完成传递无菌物品、精准操作各项急救措施如除颤、心肺复苏等精细化工作。累计救助人数超过6000人,急诊抢救成功率达98%以上。
2021年,她远赴吉林汪清县人民医院开展介入室建设帮扶,面对当地设备陈旧、技术空白的困境,她建立介入诊疗规范流程。临走前,她留下一本厚厚的《介入护理操作手册》,填补了当地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技术空白。
日常生活中,她带领“医心惠民”志愿队深入小港10余个村社,每月开展定期义诊,累计服务5000余人次。曾获“宁波市个人科技特派员”“北仑区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05、陈盼
陈盼,男,1984年4月出生,群众,籍贯江西抚州,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自动化资深工程师。
自2009年从普通维修电工起步,陈盼扎根技术一线,成长为非标设备自动化领军人物。他主导研发多项自动化系统,攻克机器人运动控制等难题,带领团队实现 “前工序复押与后工序冲切连线生产”的行业突破,为公司节省人力170余人,年增效益超1700万元。
作为技术带头人,他倾囊相授经验,主导完善多项技术标准与流程,引入精细化管理。入职至今,已培养30余名徒弟,打造出一支技术过硬的自动化人才队伍。曾获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章、宁波工匠等荣誉。
06、郑国
郑国,男,1987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江苏徐州,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矿石码头分公司北仑操作分部卸船机班副班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郑国在港口一线工作20年,他编订的卸船机操作法,使单个抓斗作业循环时间从原先平均55秒减少至52秒,单抓斗有效抓取量从32吨提高至35吨,极大提高了行业技术水平。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深入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调研,并在全国两会上为民生发声。由他提出的关于加快宁波舟山航运服务产业发展助力海洋强国建设、完善产业工人的培育方案等多条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推动宁波舟山港建设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他成立“郑国创新工作室”,先后为公司培养了30余名工程师、技师,2024年产生经济效益近480万元。曾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浙江金蓝领等荣誉。其事迹被《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媒体报道。
07、查秀
查秀,女,1993年10月出生,群众,籍贯安徽黄山,北仑区智慧城管采集经理。
她是一名城市管理网格员,与市民切实相关的窨井盖丢失、路灯不亮、行道树倒伏、人行道破损等案件,都是她日常需要收集的信息。作为信息采集团队管理者,她对队员收集的问题进行逐条上报,平均每年上报28.5万余件问题,为北仑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顺利运行做好人员保障。
她多次获得宁波市智慧城管职业技能竞赛奖项,在自身竞赛的同时不忘将经验和技巧分享给同伴,带出的团队成员也多次获得宁波市职业技能竞赛奖项。曾获宁波市技术能手、宁波市青年工匠、宁波市智慧城管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等荣誉。
08、秦栋
秦栋,男,198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宁波,北仑区大碶街道周隘陈村党总支支委、“红色大管家”服务队总负责人。
他扎根基层,以“铁脚板+大数据”工作法,将智慧赋能与暖心服务相结合。他日均步行万步,日巡查里程达10公里,累计处理网格事件1200余件。同时,他担任运营村级智慧治理平台“红邻帮”的负责人,独居老人应急呼叫、停车位实时数据、安防系统警报等动态在他指尖流转。平台运行以来,他累计处理预警信息580余条,响应率100%。
秦栋以 “全天候坚守、全周期服务”诠释新时代基层党员的奉献精神,被村民誉为“最可靠的贴心人”。
孝老爱亲
01、乐德惠
乐德惠(左)
乐德惠,男,196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宁波,新碶街道向阳社区老年协会会长、第三网格微网格长。
乐德惠主动申请加入社区最小作战单元,以微网格长的身份管辖网格内130户家庭。针对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等重点人群,他创新特色机制——“走动式工作法”:日均步行2万步,对小区老人分类分级,重点人群频繁走动,一般人群定期走动。创新“邻里议事-楼栋大会-网格联席会”“三级调解机制”矛盾化解模式,及时回应小区老人的求助,成功调处相关涉老纠纷20余起。
2024年,乐德惠担任向阳社区老年协会会长一职。重阳节期间,他策划“金婚公益摄影”活动,为17对银发夫妻补拍结婚照。
在他的努力下,“向阳银龄学堂”顺利落地,开设养生操、声乐合唱、智能手机培训、反诈骗等6门课程,累计开展37次,服务1550人次。曾获新碶街道一星微网格长荣誉。
02、唐玉年
唐玉年,女,1951年8月出生,群众,籍贯浙江宁波,戚家山街道东升社区居民。
她照顾患有肢体残疾的丈夫张声国16年,用无私的爱撑起家庭的一片天。2022年3月13日,丈夫张声国的病情急剧恶化,陷入了植物人状态,而照顾他的任务,全部落在了已经73岁的唐玉年身上。
由于丈夫处于植物人状态,无法自主进食,只能依靠鼻饲喂食。每天,她会先把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肉类仔细地清洗干净,然后切成小块,放进破壁机里打成细腻的糊状,每隔2~4小时,唐玉年就需要为丈夫喂一次食物。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细微照料中,唐玉年用她的坚持与爱,守护着丈夫的生命之火。
来源丨区文明办
制图丨徐诗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