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第三批共17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典型案例,浙江宁波市海曙区横街—古林片区、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嘉兴市桐乡市濮院镇等三个土地综合整治案例入选。
宁波市海曙区横街—古林片区
宁波市海曙区横街—古林片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针对生态质量退化、土地利用低效等问题,通过协同推进生态修复治理、耕地保护提质、人居环境提升、产业集聚升级,打造连接14公里生态河道的“舟游古林”水上共富精品环线,建设古林数字农业“数控中心”监管连片耕地,建设水家工业园促进低效工业项目集聚,实现生态、农业、文旅等产业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具有海曙特色的全域焕新之路。
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
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针对耕地连片度不高、产业用地空间不足、人居环境质量不优等问题,开展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有机更新、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三大整治行动,形成了耕地质量提升、空间布局优化、公服配套升级的良好局面。
利用整治释放的土地空间,瞄准湖羊特色产业,首创“政府主导+九村联建+公司运作”工作机制,参与实施“东羊西送”对口帮扶,在促进本地产业振兴、全民共富的基础上,切实带动了中西部地区农户致富增收。
嘉兴市桐乡市濮院镇
嘉兴市桐乡市濮院镇运河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针对耕地碎片化、产业用地低效化、农房布局无序化等一系列空间布局问题,以“农、地、人”为核心,首推“一块地”集成改革。
通过开展耕地集中连片建设和农田生态修复、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和城镇低效建设用地整治、农房集聚搬迁和新社区配套建设等工作,实现了现代农业提质增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城乡设施差距缩小,走出了一条深层次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多元生态治理、城乡共富融合的土地综合整治创新之路。
下一步,浙江将通过跨界融合,持续探索“土地综合整治+”新模式,推动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和“产村人文景生”深度融合,有效促进国土空间资源要素配置与共同富裕现代化生产力布局优化相适应,走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新路径,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经验。
来源:浙江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