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至29日,由公安部新闻宣传局组织的“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浙江绍兴。采访团围绕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深化法治公安建设,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提升执法质效、护企优商、助力乡村振兴、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深度采访。
通过实地走访、深度对话、全程纪实等方式,采访团用镜头捕捉、用笔尖书写,借助图文报道、纪实短片等全媒体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上绍兴公安机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护企优商
万商云集的法治港湾
6月26日下午,采访团首站探访中国轻纺城展示中心。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这里不仅是全球纺织产业的晴雨表,更是柯桥公安护航超大规模市场平安有序运行的生动窗口。
随后,采访团走进柯桥分局轻纺市场联勤警务站。警务站内,市场监管、税务、法院等9部门协同轮值,运转高效。记者们在此采访了正在驻站服务的柯桥区安徽商会会长陈先生,“作为商会代表,我们能第一时间在这里了解政策、反映诉求,更深度地参与市场治理,感觉特别安心和有归属感。”让商会成员主动融入市场治理,共同参与矛盾纠纷调解、预防犯罪等工作,形成了强大的共治合力。
记者们就柯桥公安全力护航各类商户安心经营,机制创新、力量下沉、服务前置,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严厉打击涉企犯罪,高效化解经营纠纷,做了深入了解,并对市场交易区进行了实地参观,切身感受了“国际纺都”的澎湃活力。
驻村融治
和美乡村的平安底色
谢家坞村是全国文明村,地处绍兴市柯桥区兰亭街道。作为驻村指导员制度的先行实践地,这几年随着乡村的振兴,该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生态农业示范地。
6月27日上午,采访团参观了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传承馆和驻村警务室,该村作为“枫桥式驻村融治”样板,以“驻知驻行,融情融力”理念,以“惠风和畅”思路——“三惠淳村风、五和畅民意”开展工作,驻村民警通过打造专属警校课堂、用好法律顾问、线上用好“全维数智平台”和“浙里兴村治社”数字平台、线下融入“三商”机制等,努力推动警务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采访中,记者团细致考察了该警务室如何发挥群防群治力量,提炼调解方法,联动社会各方推动治理,积极营造村美人和社会环境的实践经验。
开放智治
多元协同的法治创新
下午时分,采访团来到柯桥区移民事务服务站,该站位于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是浙江省首个外国人才集聚区。服务站内,公安、科技部门常驻,10家涉外单位按需联动,围绕外国人“工作-居留-生活”,开展一站式移民服务工作。
就在服务站的一角,记者们恰巧遇到了“洋娘舅”团队成员李天明,正在调解一起涉及本地商户与海外客商的商务纠纷。精通两国语言的李天明“教科书”般的调解,让采访团直观感受到“洋娘舅”团队在化解涉外矛盾、促进开放融合中的独特价值与专业素养。这支由各国外商组成的“洋娘舅”,“以外调外”,是柯桥公安服务开放大局的创新之举。
临近傍晚,采访团走进东盛慧谷共富警务站,对警务站内设的11087服务区、税务专干工作室等12个功能区进行了实地参观。作为柯桥公安“驻企优商”的前哨站、样板间,警务站已能为企业提供包括商务、人才、征信、法务、物流、安全、安防在内的7个“一类事”的39项综合服务。
枫桥深化
源头活水的善治新篇
6月28日上午,采访团来到诸暨市贵兴救援队,详细了解了救援队与诸暨公安110指挥中心的紧密联动机制。这种高效的“警民联动、协同响应”模式,大大缩短了救援响应时间,提升了救援成功率。“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在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战场上,我们和公安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负责人朴实的话语,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下“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鲜活实践。
紧接着,采访团参观了诸暨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全面了解近年来绍兴公安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政法一体化协同、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等方面工作成效,对公安机关推动执法办案更规范、打击整治更精准、社会治理更高效,实现执法质效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给予高度评价。
当日下午,采访团又来到护企优商中心、珍珠小镇警企联络站,调研靠前预防、助力经营主体依法合规经营,共富警务等工作,深刻感受了诸暨公安护企优商的创新举措和具体实践。
采访团的最后一站走进“枫桥经验”发源地——枫桥派出所,在这里,记者们深度挖掘了诸暨公安如何聚焦群众新期待,协调各方、汇聚力量,全力降警情、控发案、除隐患、赢民心的具体实践。通过建立与镇社会治理中心警情双向流转机制、要求社区民警定期参加村社民情分析会、依托“红枫义警”等力量全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采访团还与枫桥所民警深入交流,重点了解了乡村“老娘舅”、“全时在线平台”等特色做法,深刻感受了诸暨公安民警传承“枫桥经验”、践行好枫桥警务、服务好人民群众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