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山”答卷·“自然”有你(二)|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引发了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关系的重新认识,重塑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值此第35个全国土地日,围绕"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主题,结合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和探索,我们继续推出"'两山'答卷·'自然'有你"专栏,本期将通过《从“印染谷”到“绍‘芯’谷”——绍兴马海片区低效用地再开发的路径探索与成效》和《瓷源焕新·山水田共生——上虞上浦镇四峰村等4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共富实践》两个典型案例,展现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在耕地保护与节约集约用地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工作成果。
![]()
一、基本情况
“绍芯谷”(袍江马海片区)位于绍兴北部城市核心,区域面积11平方公里,原为印染、化工企业集聚区,印染、化工企业占比超过一半。经实施印染、化工企业跨区域集聚提升工程后,已累计腾退工业用地近5000亩,腾空工业厂房近300万平方米,亟待导入新产业。片区原有交通和配套设施落后,制约区位优势发挥和新兴产业发展。为此,当地采取“分类挺进、重点突破”策略,通过整体规划、分期开发,同步推进基础设施更新和产业转型,实现低效用地的再开发。
![]()
城市客厅内部改造前
![]()
城市客厅内部改造后
![]()
城市客厅旧外景
![]()
城市客厅新外部
二、主要做法
(一)高规高效 建设体制机制
快速高效构建“工作小组+政企平台+专项政策”的工作机制,成立袍江片区城市有机更新工作小组,注册成立绍兴三江口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全面承揽更新建设,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市级有关部门和滨海开发区各司其职,从城市更新、资金保障、项目实施等角度分别出台更新管理政策意见、 城市更新基金组建工作方案等对应政策,不断叠加综合效益。
(二)对标顶尖 编制规划设计
同步推进编制《绍兴马海(绍芯谷)片区城市设计》《绍兴马海1号片区及开放式服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构建“33324”功能布局,其中三大功能片区(马海1号首发区、2号拓展区、3号提升区)形成梯度开发,三大创新极核(“绍芯之源”双创基地、“绍芯之窗”服务区、“绍芯之眼”创新中心)构建创新引擎,三条景观廊道(曹娥锦带、十字水巷、海塘高线)串联生态网络,20个产业社区作为转型升级载体,4个未来社区打造宜居样板,推动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的有机统一。(三)探索路径 创新政企合作
按照“自主转型一批、合作改造一批、倒逼淘汰一批、因需征收(收购)一批”“四个一批”的总体思路,创新政府合作开发途径,形成有机更新模式“四类十法”,即自主更新、政企合作开发、转移关停退出、因需征收(收购)四种类型和自主转型、企业联合开发、战略合作开发、入股基金合作、不动产等值置换、政府整租开发、政企合建公司、关停淘汰退出、市场化收购、政府因需征收10种模式。该模式相比传统全收全建方式,通过分类施策、多元合作,显著降低政府资金压力,实现土地高效再开发。
![]()
滨海新区七色彩虹新能源科技产业基地
三、取得的成效
(一)城市形象焕新
针对袍江马海“绍芯谷”存量工业用地自主有机更新实施规程开展研究,编制《袍江马海“绍芯谷”城市设计建筑风貌导则》,加快推进企业自主更新进程。通过再开发,配套工程有序推进,马海路沿线更新面貌量质齐升,营造良好营商氛围。
(二)产业项目更新
累计招引项目近20个,计划总投资超300亿元。其中,钠创新能源年产4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一期)、蓝珧新材料固态电池电解质浆料产线项目一期已正式投产,铱太科技、先越科技等正加快装修及投产前准备。
(三)存量盘活创新
创新实施低效用地单一转混合用地、增量转存量盘活、规定延期转弹性续期、管制转灵活用途、租储转空间置换、分宗转合证开发“六个转变”策略,同步推行“四类十法”有机更新模式,通过政企多元合作盘活资源。同时,利用区内“腾退厂房多、利用时效快”的特色优势,在“厂房租赁”“厂房定制”基础上积极推动土地厂房“先租后让”模式,将企业入驻时间从3年缩短到4个月,显著提升存量土地利用效率。
(四)融资保障革新
灵活运用金融机构前期贷、项目贷、并购贷等工具,组建全省首支总规模为100亿元的创新型城市更新基金,首个项目以2.5亿元撬动总投资额22亿马海1号片区产业社区1-1综合更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筑起可平衡、可增值、可持续的资金屏障。
![]()
飞越炬芯科技“泛半导体+”产业园
实施自主更新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