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是企业的“命根子”,更是区域经济发展引擎的核心构件。近年来,海曙区公安分局秉持“主动发现、主动出击”理念,通过打好知识产权保护区域“组合拳”,真正让“营商”变“商赢”。
海曙区4·26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系列宣传活动举行
作为“红帮裁缝”发源地,海曙全区现有纺织服装制造业企业1700余家。服装业因行业特性,一直以来,知识产权被侵犯案件高发,2024年受损经济估值更是达近亿元。
“假冒产品以低价抢占市场,挤压正品销量,直接导致企业利润下滑,间接影响品牌形象,严重扰乱正常市场秩序,冲击正态营商环境。”海曙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知产警官进企业服务
针对本地企业受损大、维权难等问题,海曙公安转变传统理念思路,通过加强打击整治、主动研判出击、强化联动协作,不断建立完善侵犯企业合法权益案件快侦快处快破工作机制,努力压缩涉企案件办理时限,以公安之“长”护企业发展之“常”。
据统计,2024年至今,海曙公安对侵犯甬商企业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开展跨省收网30余次,奔赴8省15市,抓获犯罪嫌疑人70余名,7个甬商品牌权益得到保护。
查处假冒某知名家纺品牌的小作坊
海曙公安还依托11087警企服务发轫地优势,由经侦大队和17个派出所相关民警组成“知产警官”队伍,经过前期多轮次、大批量的走访排摸调研,建立涵盖156家易被侵害企业的专项名录,从中确定商业秘密刑事保护重点企业80余家,针对性开展线索收集、建议提醒、法律咨询等工作,有效保障企业的知识产权安全。
“我们还联合检法发布《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民事赔偿和解工作指引》,针对我区企业被侵害知产案件,主动引入民事赔偿的法律措施,破解了知识产权案件‘赔偿难’的问题,有效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海曙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民警徐仕宗介绍说。
为进一步畅通警企沟通渠道,及时为企纾困、排忧解难,海曙公安积极创新“末端防护”。帮助企业构建专业全面的知产防侵害工作体系,不间断地上门开展商业秘密刑事风险体检,实时发布内部风险隐患和行业监管薄弱环节精准预警提醒……多措并举确保企业“内生动力”持续安全稳定。
“三官谈法”团队举行企业座谈
另外,海曙公安还通过建立警官、检察官、法官“三官谈法”团队,针对有商业秘密侵犯风险的企业发放《法律风险提示书》,对核心研发部门人员入、离职开展普法讲座,建立企业商业秘密风险事件快速处置机制等,2024年以来直接挽回企业可预见损失2000余万元,最大限度减轻现实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