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象山石浦镇素有“渔米之乡”之称,当地盛产红膏梭子蟹。春日微寒时分,东海红膏蟹肉肥膏满、蟹黄如金,入口鲜美可口,被誉为“海的醇厚”。红膏蟹腌制后被做成红膏炝蟹,是宁波人宴席上的“冷盘第一菜”。宁波有句老话:“红膏炝蟹,咸咪咪,压饭榔头就靠它”,可见宁波人对红膏蟹的喜爱程度。得益于此,石浦红膏蟹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为渔民带来可观收益。然而,渔业养殖和加工的扩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不少渔民和企业面临资金紧缺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渔贷通”精准支持扩大捕捞规模
民泰银行象山支行针对石浦渔业特点推出了“渔贷通”,对标沿海海洋经济区特色,投放特色信贷产品支持渔业生产。当地红膏蟹养殖户郑老板早期仅有一艘小鲜船,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急需资金扩大规模。支行及时为其发放一笔“渔贷通”贷款,帮助他购置第二条“接鲜船”。在支行的扶持下,郑老板的捕蟹规模持续扩大,实现了渔获量和收入的“双升”,生鲜海产销售也更加畅通。
二、贷款支持推动产业链延伸
紧抓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要求,支行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从单一捕捞向“捕捞—冷藏—加工”全产业链延伸。面对红膏蟹产业季节性强、淡旺季明显的问题,郑老板计划建设冷冻仓库、发展红膏炝蟹加工产业。象山支行得知此消息后,快速审批发放第二笔150万元“渔贷通”贷款,助力其建成标准化冷库及加工车间。依托这笔贷款,郑老板成功将红膏蟹产业链从单一捕捞销售,延伸至精深加工领域。通过延伸产业链、增加加工环节,每吨鲜蟹的附加值提升了数倍,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金融+电商”赋能线上销售与品牌拓展
结合线上经济发展趋势,象山支行积极提供专项运营资金,帮助郑老板等从业者搭建起完善的冷链配送系统,开设线上店铺。目前,郑老板通过电商渠道,月均销售额大幅增长,红膏蟹产品远销长三角地区,有效解决了传统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象山红膏蟹品牌影响力,为渔业经营注入了持续动力。
如今,在民泰银行象山支行的持续赋能下,石浦镇的红膏蟹产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支行累计发放“渔贷通”系列贷款超2000万,支持当地64户渔民实现产业升级。郑老板的案例只是民泰银行宁波分行服务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金融活水的浇灌下,越来越多的渔民正从“靠天吃饭”转向“靠技增收”。未来,民泰银行宁波分行将继续深耕海洋经济,通过“金融+产业”的深度融合,让更多像红膏蟹这样的特色农产品走出渔村、走向全国。在这片蔚蓝的海域上,民泰银行宁波分行正与渔民们共同书写着“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故事。
宁波分行 戚培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