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一大早,宗汉街道张房街邻里中心飘出粢饭团的香气。早餐铺老板娘一边麻利地打包,一边笑着对熟客说:“现在来买早饭的人比改造前多了不少。”透过蒸腾的热气望去,改造一新的农贸市场里,王阿姨正拎着竹篮挑选“农场直销”的新鲜蔬菜。这个今年新打造完成的民生微项目,为宗汉居民的生活幸福再加码。
宗汉街道大力打造“小而美”民生工程,从烟火市集到书香街巷,从口袋公园到智慧停车,用“绣花功夫”推进民生微改造,让民生幸福在方寸之间悄然生长。
乡村邻里中心,处处升腾市井烟火的“幸福枢纽”。今年1月6日,随着高王路旁的张房街邻里中心正式揭牌落成,首届迎新文化购物节在这里热闹开启。在这条街上开了40多年早餐店的陈建军、邹央冲夫妇喜滋滋地说,这里改造后,环境好了,道路宽了,停车方便,生意也越来越好。而在早餐店对面,总投资超千万元改造完成的高王农贸市场同样焕然一新:整洁明亮的市场内,肉类、自产蔬菜、水产销售区划分清晰,里面还设置了“农场直销”共同富裕平价摊位、顾客休息区等。
这样的乡村邻里中心并非只此一处。截至目前,宗汉街道成功打造10余个集小菜场、小商业、小餐饮、便民超市、农资临时交易点、快递点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邻里中心,确保群众生活买小菜不出村、办小事不出街道。统计显示,这些邻里中心日均服务超1500人次。
城市微书房,点亮精神家园的“文明灯塔”。在锦漾社区慈悦湾小区,居民下楼就能进入老兵微书房开启“悦读之旅”。“以前带孩子去图书馆要半天时间,现在下楼就能借书、看书享受亲子阅读带来的快乐。”居民王文浓的话,揭示了“书香城西”的深层意义。宗汉街道深入推进“书香城西”建设,让“图书馆”开在居民群众家门口。如今,53个微书房如繁星散落在该街道各个角落。在这里,平均半径1公里内就能找到1至3个“家门口的图书馆”,基本实现“10分钟阅读服务圈”。
随着“小而美”民生项目不断推进,藏于街巷的“口袋精灵”,也以“15分钟生活圈”的贴心尺度,重构城市生活的温度,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去年底完工的锦漾社区儿童公园经过改造提升后,面积已达到1500平方米左右,开阔的塑胶地坪,齐全的儿童游乐设施,还有新增设的照明系统,这段时间每天都吸引不少居民带着孩子前来游玩,周末更是成为儿童欢乐的海洋。而东临漾山路江的帝泊湾南侧小公园,成为一片“会呼吸”的生态空间,园内花草树木错落有致,环形绿道上每天都会出现晨练的老人与夜跑的年轻人。
宗汉街道还创新探索“村庄式停车场”建设,将“边角废地”变“宝藏空间”,不但使村民停车更加方便、停车秩序更加文明有序,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家住宗汉街道二塘新村陆家灶移民区的新村民邱建和再也不用担心回家没地停车,每次外出归来,轻车熟路就能把车停进离家不远的村内停车场内。邱建和感慨道:“过去回家抢车位像打仗,现在刷脸进闸,充电桩就在车位旁。”在陆家灶移民区,68个新增停车位,与48个共享充电桩构成新能源矩阵,让村民停车、充电同步解决。至今,宗汉街道已在5个行政村建设了村庄式停车场,940个停车位、20套智能系统,成为“科技赋能+共治共享”的新乡村治理范本。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利群 通讯员 熊培佩 罗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