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访民情,知冷暖,方能明百姓之难,解百姓之忧。柯桥区结合“下基层、听民情、办实事”活动要求,深化落实“走亲连心、暖企惠民”工作。由驻村(社)指导团队常态化开展“民情夜访”等各种形式的民情走访,拉近干群关系,夯实基层基础,围绕缩小“三大差距”,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板。
湖塘街道
“五式夜访”听民意
多元服务惠民暖人心
湖塘街道以“民情夜访”为抓手,通过预约式、场景式、结对式、回访式、联动式“五式夜访”,将干部下沉一线与服务民生、矛盾化解、产业发展等深度融合,形成“夜访+政策宣讲+志愿服务”多元服务模式。
岭下村驻村团队在夜访时,多位老人反映村里老年活动室设施陈旧、没有儿童活动空间。驻村团队实地查看掌握情况后,立即上报街道,之后联合街道民政线召开村级民情分析会,组织村民代表、返乡人才召开“圆桌恳谈会”,依托未来乡村建设项目,成功推动岭下村“一老一小”综合服务空间落地,成为村民休闲学习的热门场所。宾舍村驻村团队在夜访时发现,村民钱阿姨常与邻居争执,询问得知两家人因空调外机安装问题争执多年,矛盾还涉及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夜访团队联合网格员组成调解小组,调取宅基地档案资料,开展5次现场测量协商,提出“外机移位+隔音板安装+滴水槽改造”一体化方案,经过多轮调解,双方最终签订和解协议。
安昌街道
“三访”工作法
构建全链条闭环走访服务机制
安昌街道紧扣“民情夜访”主线,推出民情常访、民需深访、民意回访的“三访”工作法,构建全链条闭环走访服务机制,通过主动下沉问需、精准对接资源、闭环跟踪反馈,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农家庭院、田间地头,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九鼎村驻村团队在夜访时,收到了孟大爷的求助,请求团队帮忙协调因自家建房引起的邻里纠纷。驻村团队立即联系村干部、街道城建线干部通过实地丈量、查阅资料、走访邻居进行核查。了解相关情况后,驻村团队发动双方亲属,摆上一桌“和解茶”,在拉家常中化解心结,平息了纠纷,房子也顺利动工。安华村驻村团队在走访时,该村农文旅研学项目负责人反映:项目遇到了合作资源短缺、客源引流渠道不畅等问题,给村集体经济收入带来一定影响。驻村团队连夜整理需求清单上报街道,得到街道党工委支持后,着手协助搭建沟通桥梁、听取意见建议、优化课程设计,使得项目的体验感、获得感得到了提升,成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村打卡,流量的提升有效带动了村级收入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