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绍组砺剑台 | 柯桥区探索构建党建引领兴村共富链建设体系 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径)
去年以来,柯桥区立足柯桥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持续深化党建联建机制,大力推进兴村共富链建设,着力打造茶叶、香榧、兰花等“6+X”产业链,累计吸纳农民就业9000余人,带动村集体增收超3000万元,有效推动农民增收、集体增富、企业增效、产业增值。
建链共联 深度联结
以产业链为纽带,创新“1+3+X”组织体系(成立1个区级农业全产业链联合党委,探索“行业协会串联”“属地党委整合”“链主单位带动”3种模式建立功能型党组织,串联带动X家共富工坊),建立链上联席会商、党员管家帮办、党员联系服务等机制,有效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谋划建设大桥、大棠棣等10个共富片区,引导村集体多种方式参与共富工坊建设,累计打造链上共富工坊161家,带动片区内弱村增收1300余万元,实现村企民“三方共赢”发展格局。
“一桌土菜”产业链共富工坊工作人员收购签约农户蔬菜
全链升级 破圈协同
围绕“延伸产业链、畅通循环链、提升价值链”,制定“一链一策”,与科研院所共建“产业共富智库”研发关键技术,打造“1个公用品牌+N个主体品牌”全产业链品牌体系,建成南部茶叶产业集聚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等项目,推动“平水日铸”等4个品牌入选地理标志产品,带动山区资源转化和农产品附加值提升。设立共富工坊展销中心和专柜,探索“工坊+文旅+电商”融合模式,开发酱旅、研学游等新业态,实现产业增值与业态创新。
安昌古镇游客在共富工坊产品展销中心选购酱制品
驻链服务 产才融合
探索实行驻链服务机制,链上组建“驻链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需求对接、项目攻坚、事项帮办等“店小二”式服务,累计协调解决土地、用工等问题67项。整合涉农资金设立“强链共富”专项资金,帮助酱制品产业链、生态稻米产业链争取省补资金3000万元。实施农创客“金农专项”计划,开设“共富夜校”、“一镇一品”产业课堂,推动构建“增技—增效—增收”良性循环,累计引育“乡村运营师”121名、农创客1246名。
兰花产业链驻链服务团队调研链主企业国兰家庭农场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