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夏至,正是出游好时节。浙江“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呈现“人气热、消费旺、秩序稳”的良好态势。
综合移动和电信两家运营商手机信令大数据监测,2025年“五一”假期(5月1日-5日),浙江省累计全域旅游人数3114万人次,按可比口径(下同)同比增长13.7%。其中,接待过夜游客1830.2万人次,同比增长10.5%;日均全域游客人数1304.6万人次,同比增长8.1%。
全域旅游综合收入395.4亿元,同比增长17%。游客人均花费1270元,同比增长2.9%,创“五一”假日旅游抽样调查以来(2021年)同期历史新高。
摄影 廉笑尘
“五一”假期,全省245家4A级及以上景区累计到访人数1914.6万人次,同比增长9.6%。
全省58家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累计到访人数1006.7万人次,同比增长8.6%。
全省49家省级以上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累计到访人数963.8万人次,同比增长6.6%。
“五一”假期,浙江文旅消费主要有哪些特点?一起了解↓↓
文旅消费“热辣滚烫”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统筹策划“十百千万”文旅消费矩阵,整合推出十大特色主题游线、集成百项文旅促消费举措、举办千场文旅消费活动、开展万场群众文艺演出,推动假日旅游消费火热。
主题活动激活文旅市场
全省各地积极开展“春夏和鸣 畅游五一”“霞客无疆·风涌宁波”“辣潮澎湃·品味love衢州”“山花浪漫赏杜鹃”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假期共开展各类文旅消费主题活动2950场,出台惠民举措340项。据携程、同程、美团、飞猪等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浙江省旅游人次、消费金额等相关指标均排名全国前三。
热门景区景点人气普涨
各景区迭代推出沉浸式体验新产品打造引流新范式,游客量持续攀升。
南浔古镇景区创新打造“流动式情境演艺带”,日均接待游客5万人次,同比增长55.6%。
绍兴鲁迅故里·沈园景区凭借“沉浸式绍兴戏曲体验”“苦楝花景观热”等多元热点,全网传播量达1.4亿。
杭州湘湖跨湖桥景区的低空游览项目通过直升机“飞越”实现水陆空多维观景,“五一”期间订单突破千人次。
假日期间,纳入重点监测的44家景区累计到访人数1028.4万人次,同比增长10.4%;营业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69%。
绍兴仓桥直街楝树花开
乡村旅游广受青睐
全省各地以绿水青山为背景,推出踏青赏花、休闲采摘、漂流嬉水、房车露营等乡村生态旅游产品,为人们的假日生活提供更多选择。
余杭在大径山开启“草莓宇宙长三角生活派对”活动,为长三角广大游客市民带来一场现象级微度假文旅盛宴。嘉兴市推出“去美丽新农村找烂漫春光”等活动,该市3A级景区村庄共接待游客113.6万人次,同比增长43.8%。丽水打造全域赏花经济,遂昌县“万亩杜鹃长廊”成为热门打卡地。
乡村自驾游热度攀升。飞猪平台显示,“五一”假期浙江金华、台州租车预订量同比增长100%。嵊泗县入选同程平台“五一”假期“奔县游”目的地热度飙升榜TOP10。根据移动运营商手机信令大数据监测,全省假期前四天乡村旅游到访人次同比增长10.3%。
酒店民宿入住率高位攀升
旅游住宿市场迎来高峰,呈现出异常火爆的态势。全省重点监测125家高等级酒店平均出租率75.8%,高于上年同期1.9个百分点。全省各地多家民宿满房,据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全省民宿预订率达55.2%,超过春节实际入住率2.3个百分点。
新场景新业态引领潮流
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坚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业态创新,积极打造“数旅、市集、非遗、文博”等“潮流型”消费场景,为“五一”假期来浙游客带来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和情绪价值。
科技旅游成为新热点
全省各地积极打造“科技感、文化力、年轻态”三位一体数旅融合的旅游新场景。“五一”期间,西湖区文三未来科技体验中心AI嘉年华、拱墅区“AI机器人酷玩乐园”集中展现脑机接口等“杭州六小龙”新兴场景,营造“文化+科技”热潮,其中,西湖区文三未来科技体验中心四天累计接待观众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46.9%。M511光影汇推出的《消失的法老》VR展、深空未来《太空遨游2.0》表演将科技感拉满。
云深处科技机器狗“绝影X30”
国潮非遗带来新体验
在长兴县开展全国“非遗焕新购物月”暨“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活动,创新“微度假+非遗活化”旅游模式,以沉浸式非遗体验为核心载体,引导游客深度感知非遗文化内核。
婺州古城“非遗盛宴”汇聚50余项非遗项目,每日2场婺剧大戏吸引观众现场感受“南戏活化石”魅力。台州赭溪老街化身“非遗文化大秀场”,开启“赭里有好戏”非遗文化生活节。
文博观展热度不减
“五一”假期全省举办文博展览286场,多项精彩展览打开假期“新视野”。
中国美院、省文广旅厅等联合举办的杭州“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持续火爆,日均观众超过5000人次,已累计吸引超过10万人次观展。之江文化中心开放夜展,四馆日均流量达到2.8万人次。
“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
文旅市集人气火爆
“五一”期间,全省文创市集、音乐市集、非遗市集、美食市集等近百场文旅市集,创新“传统符号+潮流玩法”活化路径,构建起可参与、可消费、可传播的文化体验。
瓯海青灯全国美学大会搭建国际性互动生活美学市集,吸引各地近1000家优质文化生活美学品牌和业界大咖参加,接待游客55.2万人次。台州举办第三届台州精品美食市集,联动知名榜单餐厅,集结九大特色主题展区,日均人流量近10万人次。
滨海旅游迎来热潮
宁波象山松兰山滨海旅游度假区冲浪、帆板、海上摩托艇等水上运动项目备受青睐,游客总接待量超18万人次,同比增长32%。温州苍南168黄金海岸炎亭景区、油罐咖啡馆、168落日营地等热门景区景点呈现出一片的火热与欢乐,假期第一天即接待游客13.57万人次,同比增长546.8%。
跟着演艺去旅行热度空前
演唱会(音乐节)爆棚出圈
“五一”假期,全省各地演唱会(音乐节)不断,日均超2场。杭州王力宏“最好的地方”演唱会超3万名观众现场观演。在上虞举办的2025氧气吉象音乐节双日现场超5万人,成为今年以来浙江单日参与人数最多的音乐节之一。
影视体验深受欢迎
“跟着影视剧去旅行”“跟着综艺去旅行”等线路成为热门打卡地。横店影视城“横店片场·飙戏炸场”,让游客跟着影视剧沉浸入戏,感受“飙戏”新体验。象山影视城依托《长安的荔枝》《无忧渡》的取景地效应,策划“千年盛唐梦,光影入长安”影视嘉年华,让游客从“看剧”到“入剧”,沉浸在盛唐风情的实景体验中。杭州宋城景区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实现单日连演22场,超13万人次观看,再次刷新大型旅游演出单日演出场次纪录。
杭州宋城景区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
文艺赋美带火假期
全省众多“街头艺术家”在数千个“欢唱点”与广大市民和游客频频互动,让假期更有文艺范。新昌县开展文艺赋美“艺动新昌·天姥有戏”民营剧团送戏下乡惠民演出。德清新市村歌大赛火热登场,深受追捧,上榜抖音、微博热榜top1,全网流量破2亿。据统计,“五一”假期全省累计开展群众文艺演出10910场,同比增长60.2%。
入境旅游持续升温
推进国际旅游服务升级助力入境游加速复苏。杭州入选携程“五一”假期十大入境游热门目的地。义乌面向入境客商资源,迭代升级入境游“义乌好好逛”,串联杭州、湖州、台州等优质文旅资源,推出“旅游+购物”入境旅游新模式,义乌国际商贸城迎来大量外国游客。嘉兴持续优化入境游服务便利化举措,推出特色入境游线路4条,过夜境外游客5493人次,同比增长148.6%。据省税务局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全省离境退税单数同比增长166%,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49%。
=
服务安全呈现双向奔赴
惠民服务提质升级。全省各地迭代推出更具吸引力、更具普惠性的文旅公共服务措施,进一步打造品质旅游消费环境。不断提升“诗画浙江”文旅惠民卡增值权益,推出非遗权益专区,累计销售超40万张。“五一”假期日均核销1.4万人次,是假期前日均核销的5.3倍,为用户节省出游费用560万元。衢州、舟山、丽水等推出政府机关大院免费停车。衢州开放政府食堂、10万瓶矿泉水免费喝等特色服务宠客,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诗画浙江”文旅惠民卡
市场秩序平稳有序。“五一”假期,全省各级文旅部门坚持“群众过节、干部过关”,全面实行由厅局领导带班的值班制度,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重点环节管理,规范旅游经营服务,切实守牢保安全的底线。截至5月5日14时,全省旅游秩序良好,全省无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事件)发生,无重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事件。
材料来源: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