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神奇!它居然能自己翻身站起来!我每天早上起来还要用手撑呢!”5月3日,从杭州来旅游的五年级学生小陈瞪大了双眼,在他面前,宇树科技的机器人随着音乐节拍完成了“鲤鱼打挺”等高难度动作。这场在城隍庙开明坊上演的“AI黑科技夏日派对”,首日便涌入超6.4万名市民,成为观察人工智能消费落地的一扇窗口。
作为国内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宇树科技此次带来的四足机器狗和机器人成为全场焦点。它们在地垫上完成了行走、打招呼、握手、转身等动作,并通过精准的伺服电机控制实现动态平衡,围观市民举起手机记录。“现场咨询价格的市民很多,目前我们机器狗从设计到量产只需1个月,单价约1万元;机器人的制作周期大概在2个月左右,售价在10万元左右。宇树科技相关负责人周先生表示,现在的市场需求远超预期,企业正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月产能。
在这场集结20多种黑科技产品的派对上,本土制造力量同样闪耀。在海曙AI企业专区,一款由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NAVIAI N1”现场演示了仿生关节控制技术和多模态感知系统,展现出国产AI硬件的技术突破。研发中心位于宁波的企业TCL,展出的全球首款分体式AI陪伴机器人“AiMe”吸引了许多小朋友驻足体验。“它的外形很可爱,刚才我们一碰它,它的眼睛还会忽闪忽闪的。”带着女儿来体验的吴女士表示,虽然这款产品目前还没有上市,但今天能够在现场触摸和对话,感觉很新奇。
穿梭在五大主题区域间,科技与生活的碰撞无处不在。无弦吉他通过电磁感应捕捉手势频谱生成音色;空气架子鼓借助毫米波雷达识别击打动作;AI健身区借助体感摄像头,为参与者生成个性化运动方案;智能健康监测手环、自动翻译眼镜等产品也备受关注。
从定制化健身方案到个性化萌宠推荐,人工智能产品正以更精准的需求匹配能力重塑消费场景。“技术不应该成为藏在实验室里的参数,而是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得见、摸得着。”活动主办方告诉记者,仅活动首日,城隍庙片区的客流量就高达6.4万人,同比增长50%。这也说明,当技术创新真正解决生活痛点时,大众的接受度远超预期。
在这场科技狂欢的背后,是一场席卷全国的消费变革。2024年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机器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政策东风下,宁波企业已率先卡位。本次参展的高科技产品就含有不同的智能穿戴式设备,Rokid AR Lite眼镜可以秒变“随身巨幕”、INMO GO2眼镜可以粉碎“语言壁垒”,消费者可以在线下体验各式各样的“科幻级装备”。
据《2024—2025中国科技类消费电子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4年仅国内手机和穿戴等个人消费电子场景营业额已突破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市场数据也印证了人工智能产品的爆发潜力。“我们希望为更多消费者提供一个体验空间,激发更多人对AI科创事业的兴趣和热情,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活动主办方海曙文旅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供稿: 海曙宣传部 全媒体记者胡佳亲 通讯员徐庭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