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浙江省科协新春第一会上,浙江省2025年首批“人工智能+”精品科普课程清单正式发布,供大家对接选用。课程共60场次,内容涉及AI+场景、AI+数据、AI+安全、AI+伦理等公众普遍关注的方面。
1
高阶科普将重点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新一代人工智能 +相关的企业家,通过举办高端研讨会、专家讲座等形式,深入阐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提供最权威、最前沿的行业信息,助力了解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使其能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把握方向、制定出更具前瞻性的政策和战略。
2
专业科普则聚焦于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城镇劳动者,将组织一系列专业培训课程和实践活动,传授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能,涵盖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实际应用案例、操作技巧等内容。通过这些活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高城镇劳动者应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技能和水平,切实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浙江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3
大众科普重点关注中小学生等青少年和老年人群。针对青少年,将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组织场景应用和案例体验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他们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导其进一步学习人工智能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对于老年人群,将开展专门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掌握智能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如智能设备的操作、常用软件的使用等,让老年人也能享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融入智能化生活。
本次精品科普课程的征集得到了浙江大学、浙江省计算机学会、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浙江省科普联合会、阿里巴巴等社会各方的大力响应。发布的60场次精品课程中,既有潘云鹤、谭建荣、陈纯、李颉等院士;亦有吴飞、肖俊、吴超等浙江大学的计算机领域顶级学者;还有王浩、朱海洋、卢海燕等来自阿里云、物产集团、阿里巴巴达摩院等著名企业的一线工程师、传播专家。

新媒体编辑 | 王航飞
一审 | 陈旦
二审 | 詹乐仙
三审 | 柴琼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