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小博问问’智能AI,我依托超500万本文博专业文献训练,融合了博物馆专属大语言模型,可为您的参观之旅提供个性化定位讲解等专业服务……”

“AI技术让文旅体验更个性化。”浙江自然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严洪明介绍,从4月1日起,西湖文化广场馆、安吉馆的每日开馆时间将提前半小时,另外在展陈和产品创新上也将加入更多科技元素。比如,今年2月浙自博就推出了AR眼镜互动体验。游客带上AR眼镜,就能看到通过科学测算“复活”的古生物展览特型。
上周,从中央到浙江省,都相继发布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和《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有建议文博场馆延长开放,增加文旅消费场景。而早在2022年,浙自博就打造了全国首家24小时开放的博物馆。“夜游博物馆”成为现实后,该馆每年都会上新特色文创或周边,来激发亲子家庭“游馆”“买买买”的热情。
“从今年春节起,西湖文化广场馆还陆续新开设了两家文创销售店。从销售数据来看,小矿标、化石等特色文创,及纪念章、飞盘,科普类动手类文创产品,很受亲子家庭欢迎。”浙自博工作人员介绍。

一边欣赏西安兵马俑、漆扇、华县汪氏皮影等非遗技艺,一边看卖货郎、长安不倒翁等热门表演,还可以购买丝路沿线各大博物馆的当家文创……3月23日,“古韵丝途”文创市集在宁波博物院收官。从1月2日开市,这场市集“复原”了古丝绸之路上的商业街,联动丝路沿线城市,将各地的文创、小吃、非遗、表演等进行汇集,7场集市活动累计吸引了6万多人次的观众,促进文旅消费近100万元。
“今年5月,我们计划推出青少年VR数智体验馆,这是一个独立的数字化互动服务收费项目。”宁波博物院一位负责人表示。
每年暑期周五至周日的夜晚,丽水市博物馆内外总是人气十足。民谣互动、快闪演出、非遗手作体验……丰富的夜游活动,让该馆火成了“夏日必打卡夜游景点”。
“我们博物馆是滨水博物馆,夏天是本地人最爱的避暑散步地之一。”丽水市博物馆馆长胡兴旺介绍,自2023年起,每逢暑期周末,博物馆都把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9:30。去年,该馆还推出了《我要当“馆长”》沉浸式互动剧场等特色夜游活动。据统计,2024年该馆夜间开放接待游客达到2.4万人次,同比增长12%。此外,博物馆还与文化馆、图书馆联动,举办文艺演出、设立阅读角,打造文化共同体。
胡兴旺透露,今年“五一”假期开始,馆内将打造一个收费类的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同时这个暑期计划继续延长场馆的夜间开放时间,在文艺演出、手作体验的基础上引入更多新玩法。

新媒体编辑 | 王航飞
一审 | 陈旦
二审 | 王辉
三审 | 柴琼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