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不足掌心大小的旅行箱海关锁背后却藏着年产值超5亿元的“大生意”。
位于北仑戚家山的宁波新锋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锋锁业”)。24年深耕TSA海关锁细分领域。拥有170余项专利。打破技术垄断。全产业链布局应对贸易风云。
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突围之路,更是中国制造,从“制造”迈向“智造”的鲜活注脚。
近日,在新锋锁业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对一批TSA海关锁进行最终质量检测。
这些看似普通的旅行箱锁具,即将装配在新秀丽等国际一线品牌的箱包上,开启全球市场之旅。
“我们是全球首家研发TSA海关锁的企业。”新锋锁业总监刘海波手持锁具样品,自豪地介绍。
2001年,当全球TSA海关锁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时,新锋锁业便敏锐地捕捉到市场需求,与国外TSA授权企业展开合作,历时3个月攻克锁芯精密结构设计、耐腐蚀性材料配方等技术难题,开发出首款获得TSA认证的锁具产品,成为该领域的全球先行者。
历经20余年发展,新锋锁业已手握170余项核心专利,年产值达5亿元,产品远销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TSA海关锁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前列,销量遥遥领先。
这些成绩的背后,蕴藏着新锋锁业持续推进转型升级、不断打磨锁具品质的不懈努力。
在生产车间,多台高速锁芯机正自动化运转。“这批设备的效率较传统机型提升了40%。”刘海波指着设备说。
该企业自主研发的锁芯生产线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叶片、弹簧等精密部件的精准装配,替代了传统人工操作。
“现在,一个工人可以同时照看多台设备。”刘海波算了一笔账:目前,企业现有350余名员工,一线装配人员仅170余人,却能实现每日10万把锁的稳定产能。
通过新投入使用的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较以往提升了2.5倍,实现了“人力瘦身”与“产能增长”的双重成效。
在检测车间,一把把锁具正经历着“魔鬼测试”:机械臂以不同角度进行反复开合,模拟开锁过程;盐雾测试箱内,锁具需经受72小时的腐蚀考验。
据悉,企业建立了19道严格的检测工序,将产品不良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正是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使新锋锁业成为众多国际箱包巨头的首选供应商。
此外,具有前瞻性的锁具全产业链布局,则成了新锋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023年,公司依托广东箱包产业集聚优势,设立了集设计、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创新中心。该中心作为企业的“智慧中枢”,通过构建三维协同机制,形成了坚实的竞争壁垒。
在研发维度,依托宁波与广东双中心协同网络,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30%,研发投入强度达60%,专利申请量提升50%,建立了显著的技术领先优势;
在生产维度,通过优化产能配置,有效分担宁波总部60%的研发生产压力,产能弹性扩大70%,有效地控制了生产成本;
在服务维度,凭借“2小时响应,24小时提供解决方案”的高效服务体系,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续约率提高20个百分点,形成了稳固的客户关系。
这种集“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的运营模式,通过全流程整合实现了从设计到量产的无缝衔接,成为新锋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眼下,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新锋锁业正积极布局智能锁具新赛道。指纹识别锁、蓝牙智能锁及定位电子锁等新品已进入测试阶段,预计将于明年实现规模化生产。
“我们将在未来5年内将新系列产品推广至全球百余个国家,目标是占据国际智能锁具市场20%的份额。”刘海波说。
从率先抢占海关锁市场,到引领行业品质标准,再到布局智能新赛道,新锋锁业将以创新为钥,“锁”定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来源丨记者 石沁奕 毛晨烟 通讯员 唐丹 曹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