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 谢振国
2025年一季度宁波经济运行情况公布,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积厚成↓
今年以来,宁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十项重大工程”,统筹做好稳增长、强创新、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市场需求保持稳定,新兴动能培育壮大,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实现良好开局。
根据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42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比去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9.0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876.9亿元,增长5.9%,其中工业1757.2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2474.6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之比为1.6∶42.4∶56.0。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46.7%和52.1%。
01
农业生产态势平稳
农产品稳定增长
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3.5亿元,同比增长3.9%。一季度,全市蔬菜播种面积增长1.9%,产量增长3.5%;猪牛羊禽肉产量2.4万吨,下降3.0%;牛奶产量1.2万吨,增长1.0%;禽蛋产量0.9万吨,下降4.0%;水产品产量33.7万吨,增长5.5%。一季度末,生猪存栏51.2万头,增长8.7%,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6.5万头,增长5.2%。一季度,生猪出栏23.5万头,下降5.7%。
▲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 潘旭光/摄
02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重点行业支撑有力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其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8.8%。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4.3%,制造业增长8.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7%。分行业看,增加值规模前十行业“九升一降”,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专用设备、金属制品和通用设备等4个行业分别增长15.2%、12.0%、10.8%和10.3%,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规模看,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5.7%,中型企业增长8.0%,小型企业增长9.5%。从销售情况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5942.9亿元,增长4.1%。其中,出口交货值1030.8亿元,增长9.4%;内销产值4912.1亿元,增长3.0%,内销占比82.7%。从新兴产业看,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7%、9.2%、8.3%和7.9%。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0.0亿元,同比持平。
03
服务业运行稳健
交通运输业增势较好
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8.5亿元,增长13.3%,增速高于服务业增加值8.0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05.4亿元,增长9.2%。一季度,全市商品销售额增长9.4%。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销售中金属材料类、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分别增长12.0%和9.9%。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92万亿元,贷款余额4.47万亿元,分别增长10.6%和9.5%。一季度,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3.51亿吨,下降0.6%,其中宁波港域货物吞吐量1.68亿吨,下降1.6%;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1007.2万标箱,增长10.2%,其中宁波港域集装箱吞吐量905.2万标箱,增长8.5%。
▲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 陈滨/摄
04
投资增速低位回升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强劲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1%,增速比去年全年回升1.5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6.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1%。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7%,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2.7%,比去年同期提高6.0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能源水利增长27.7%;制造业投资增长3.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1.7%。商品房销售面积212.3万平米,下降9.6%,降幅比去年全年收窄2.1个百分点。
05
消费市场平稳运行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2.5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2.1亿元,下降1.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496.9亿元,下降1.7%;餐饮收入35.2亿元,增长2.0%。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智能手机和可穿戴智能设备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98.1%、32.5%和102.2%。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家具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1.6%、49.9%、76.4%、84.6%。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销售额183.5亿元,增长2.9%,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4.5%。
06
外贸出口快速增长
民营企业为主力军
一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3488.5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出口2378.0亿元,增长17.0%,比去年全年加快2.9个百分点;进口1110.5亿元,下降6.3%。民营企业进出口2690.9亿元,增长13.1%,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77.1%。对欧盟、东盟进出口606.3亿元、481.0亿元,分别增长14.6%、21.1%;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42.4亿元,增长14.7%。传统优势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家用电器和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分别增长12.6%、19.6%和19.7%。
▲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 汤健凯/摄
07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46元,同比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30元,同比名义增长4.3%,实际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88元,同比名义增长5.5%,实际增长5.3%。城乡收入倍差为1.63,较去年同期缩小0.02。从收入来源看,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714元,增长3.7%;经营净收入4166元,增长3.4%;财产净收入2623元,增长4.4%;转移净收入4543元,增长9.6%。
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129元,同比增长5.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351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760元,增长6.7%。
08
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
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
一季度,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3%,衣着价格上涨3.9%,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7%,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5%,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下降0.4%,医疗保健价格下降0.1%,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9.3%。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菜价格下降4.8%,水产品价格下降0.2%,鲜果价格上涨0.6%,猪肉价格上涨6.5%。3月份,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下降0.3%。
一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2%,降幅较去年全年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9%,降幅较去年全年扩大1.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3%,环比上涨0.6%。
总的来看,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开局良好。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经济持续向好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决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好外贸“稳拓调优”组合拳,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以宁波的“稳”和“进”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 陈乾斌/摄
2025年一季度宁波经济运行情况解读
今年以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落实落细各项政策举措,转型升级动能日益增强、民生保障水平加快提升,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优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01
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稳”的态势持续巩固
(一)经济规模稳步扩大。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42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比去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延续了回升向好的态势。三次产业齐头并进、协同发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5.9%和5.3%;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之比为1.6∶42.4∶56.0,形成二产驱动、三产支撑、一产稳定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就业物价总体平稳。随着相关稳就业政策措施的出台,岗位供给渠道不断拓宽。截至3月末,全市就业总人数同比增长1.6%,城镇新增就业5.8万人。物价水平温和上涨,一季度,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食品类价格下降1.2%,衣着类价格上涨3.9%,居住价格上涨0.1%。
(三)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在工资性收入平稳增长带动下,一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4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1.63,比去年同期缩小0.02,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02
重点领域支撑带动
“进”的步伐稳健有力
从生产领域看,服务业贡献进一步提升。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3%,比去年全年提高0.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2.1%,拉动GDP增长2.9个百分点。其中,非营利性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较去年全年提高3.3和2.9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3%和9.2%,明显快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工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稳固。工业增加值增长6.8%,高于GDP增速1.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9.8%,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在计算机通信、仪器仪表和通用设备等行业带动下,制造业增长8.1%。农业生产进一步加快。扎实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9%,比去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
从需求领域看,出口: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17.0%,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较1-2月加快3.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9.4%,比1-2月加快3.4个百分点,其中专用设备、计算机通信、金属制品和纺织服装等行业出口增长较快。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1%,扭转自去年四季度以来连续负增长的态势,增速较1-2月回升1.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5%,比1-2月回升8.2个百分点。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零售额的增速较1-2月提升幅度均在50个百分点以上。
▲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 冯亮/摄
03
蓄势赋能提质增效
“优”的力量不断累积
(一)政策集成效应释放。“两重”“两新”政策持续加力。投资方面,随着专项债、“两重”等政策扎实推进,一季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7%,连续38个月两位数增长;受益于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6.5%,比去年全年加快10.6个百分点,拉动总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消费方面,“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家具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和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商品零售额增速均在40%以上。“稳楼市”系列政策发力显效。宁波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自2024年11月以来环比“5连涨”,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比去年全年收窄2.1个百分点。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全力稳住市场主体,3月末全市新设企业1.46万户,增长6.3%,比去年全年加快14.5个百分点。
(二)创新引领质效提升。研发投入持续加大。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6%,增速比营业收入高6.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53%,同比提高0.15个百分点。科技服务业较快增长。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9.6%和13.3%,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水平。新兴领域投资保持活跃。一季度,科技服务业投资、装备制造业投资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分别增长67.5%、13.7%和8.5%,增速均明显高于全部投资。
(三)产业动能聚势向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61”产业中人工智能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生命健康产业快速成长,增加值分别增长19.3%、17.3%和10.2%。新质产品扩量增效。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32.0%,稳步提高;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锂电子电池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3.2%、39.5%和21.6%;限额以上单位可穿戴智能设备和智能手机等商品零售额增速分别为102.2%和32.5%。传统制造业焕发新生机。规模以上十七大重点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9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一季度,宏观政策加力实施显效,重点领域、新兴动能共同发力,全市经济延续回升向好势头,发展质效稳步提升。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释放政策效应,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切实坚决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来源:宁波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