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姚,村咖、民宿、露营、非遗工坊等新业态新模式正蓬勃兴起,年轻人的相聚让城市发展后劲十足。目前余姚正全方位推进建设“青创最名邑”全力提升城市对青年人才的磁吸力,让青年人才持续聚集,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怀揣梦想的青年扎根余姚。
00后不断在余姚的各行各业中涌现,他(她)们出身于不同的学科专业,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创造,带动新的生活消费方式。
00后退伍兵返乡开起小吃店
出生于2004年的毛俊彬是土生土长的泗门人,去年退伍回家后返乡创业,开设了一家名叫“叁号铺”的小吃店,主打传统牛肉粉丝、苔菜拖黄鱼,只为还原儿时记忆中的泗门传统风味。毛俊彬和他的“创业搭子”谢盛豪坚持每天凌晨熬汤、手工制作,以亲民价格传递“慢生活”理念。
如今,店铺名声打响,越来越多的食客慕名而来,单日销售额能破千元。
“海归女孩”的社区咖啡店
00后海归姑娘程昱从澳大利亚回到家乡,打造了一家充满人情味的社区咖啡店。
“日咖夜酒”的营业模式既满足上班族早晨提神的需求,又为夜归人提供放松的空间,留学经历让她领略到世界的广阔,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温暖的亲人朋友,让她最终停下脚步。
合作社里的00后“女飞手”
余姚市英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来了三位实习“女飞手”,在合作社负责人朱涛的指导下,这三位来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各类农业无人机的操作技能,用新技术“颠覆”传统农业。
这是英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和高校合作的一种实习模式,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投身田野,为未来农业注入更多年轻力量。
00后面塑手艺人指尖传非遗
手里一团面,万物心中见。汪雨渝是余姚技师学院的一位00后烹饪老师,他耗时9天制作的面塑作品“花开富贵”在网上火了,引来众多媒体争相报道。
这件作品最让人挪不开眼的就是那只栩栩如生的孔雀,灵动飘逸的羽毛巧夺天工。
网友:怎么猜都猜不到这是面粉做的!
周鼎:从开店到“教人开店”
“自己开店只是成就自己,做幕后孵化学生可以成就他人,让我更有自豪感!”
19岁,当时还在就读大一的周鼎就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先是开了第一家西餐吧,三年半后小赚一笔,转战杭州开了第二家新中式茶馆店。去年他回到余姚开了一家茶咖酒调饮研究所,年轻的周老师开始转型做幕后教学,孵化更多的学生开店。
最远的学员来自黑龙江、云南、广西......将近90%的学生学成之后都能落地开店。
他说:我为什么要离开余姚?他要留在幸福的城市做幸福的事。
孙浙枫:带领学生双双拿下国赛一等奖
日前,余姚技师学院指导老师孙浙枫正和几位学生围坐在一起分享比赛经验。去年12月,这位00后教师和他的学生程天浩分别斩获,玩具设计师赛项职工组和学生组一等奖,该赛事为国家级一类赛事。
作为一名00后的青年教师,孙浙枫对于未来信心满满。“我会继续带着学生一起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为余姚本土企业输送优秀人才,助推余姚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苏尘杰:新农人“蟠”上致富路
25岁的苏尘杰是一名00后新农人,在马渚镇渚山村种植蟠桃已有4年多,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农场尝试抖音直播卖货,邀请专业主播线上推广,并根据客户的需求推出了蟠桃家庭装、礼盒装、特级装等多种规格,取得不错的市场反响。
“秉持理想与热爱,才能成就创业之路。”苏尘杰还成立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将农业和传媒有机结合,用心经营农场抖音号,宣传推广当地蟠桃和乡村新貌,带动周边农户致富增收。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