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今年以来,绍兴市政协邀请相关专家和政协委员组成课题组,通过业务学习、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方式,开展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召开专家协商会,围绕“发展人工智能及算力产业”主题进行“头脑风暴”。
“由DeepSeek刮起的人工智能浪潮,是绍兴打造区域算力枢纽、构建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契机。”市政协委员、联通绍兴分公司总经理赵结宗建议,全面激活绍兴“算力+产业”乘数效应,加快算力供给链、人才支撑链、产业聚合链、场景催化链“四链融合”。“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鲁葆春提出,选取绍兴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如纺织、黄酒、珍珠等,开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引导更多企业应用新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2024年绍兴全市集成电路、智能视觉等平台产值分别增长12.7%、28.3%,碳化硅MOS芯片产能全国第一,规上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卜琰认为,要用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开发行业垂直大模型,与传统产业融合,促进产业深度变革。华为浙江副总经理、产业发展与生态部部长侯勇建议,集中资源,重点支持一两家龙头企业和重点行业快速发展,形成试点示范效应,带动整体AI+产业发展。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博雅睿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苫社认为,可以绍兴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应急等行业为应用标杆,从视觉数据采集源头,推动视觉智算产业发展,建设视觉智算产业高地。
“绍兴拥有纺织、黄酒、集成电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AI落地提供了丰富场景。”国家级领军人才、绍兴文理学院数理信息学院“鉴湖学者”资深教授张维加提出,开发私有化模型定制,通过“产业+AI”模式,打造绍兴的特色AI应用场景。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和市科协等有关单位负责人现场回应。
市政协主席张新宇说,要持续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围绕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人工智能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在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等方面深入研究,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助力人工智能更好赋能绍兴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