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发布《关于公布浙江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11个地区为试点。
《通知》还提出,试点工作要积极探索、加快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
在低空新基建建设、低空运行管理模式、低空服务保障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力争形成制度性成果;
推动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视觉感知等深度融合,加强科技攻关,推动“0到1”的原始创新;
推动低空飞行与城市物流、农村客货邮、文体旅、农林作业等深度融合,推动“10到100”的商业化、规模化应用;
依托浙江山海资源禀赋,赋能山区、海洋治理,探索形成低空服务共富的改革成果。
小布去其中几个试点
看看他们在低空经济领域
分别有哪些做法
杭州市余杭区
余杭区启动《低空交通航路航线网和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打造“市级低空核心设施+枢纽型公共起降点+末端起降点”三级枢纽体系,分场景布设航线。截至目前,余杭区已建成公共起降点2个、末端起降点62个,开通航线86条。积极打造出一系列多元化“低空+”场景,全区12个镇街设置56条常态化巡查航线。在“低空+医疗服务”场景,目前已开通19条航线覆盖40家机构,累计高效转运血液、药品等6.8万次。
文成县+泰顺县
泰顺、文成两地一体共建浙南山区低空立体交通县域实践“先飞区”项目,重点聚焦山区传统出行方式、单一旅游模式、陈旧治理样式存在的短板,跨县域、跨领域探索拓展低空经济赋能交旅融合发展、迭代山区治理新路径。泰顺文成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突显一体共存、一体共进、一体共荣。
德清县+安吉县
作为全省首个获批A类通航机场,德清莫干山通用机场形成涵盖短途运输、飞行培训、航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的落户,为低空经济插上“数字翅膀”。
安吉统一规划、分步建设直升机起降点、无人机机巢等设施,结合天子湖通用航空机场,构建“一主两辅、八板块、二十起降点”的全域载人直升机基础设施网络和“一核带三片、五点串全城”的全域无人机基础设施配套。
海宁市
目前,海宁市建成全国首个政务航空基地,投用1.4G专网基站5个、自动机巢58个、无人机78架,可轻松替代人工开展日常巡查巡检,在“低空+城市(乡村)治理”应用中迈出关键的一步。海宁市还编制低空经济“先飞区”建设方案,以“无人机+”政务航空体系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三横四纵”无人机主干航线网络。
越城区
越城区建成全省首个功能最完备、设施最齐全、场景最丰富的低空经济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低空空域管理数据集成贯通,打造了浙江低空飞行培训中心、浙江无人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等6个专业特色平台。2025年,计划启动7个大中型起降场,50个微型起降场布设,完成建设低空监视基站32套,争取实现低空空域“通讯、导航、监视”全覆盖。
开化县
开化率先召开区县级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并发布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通过实施低空新基建强基行动、应用场景拓圈行动、低空产业培育行动、低空经济最优生态培育行动、试点示范争创行动等五大行动,全方位、多维度推进相关工作,奠定先发优势。
综合自省交通运输厅、余杭交通、泰顺发布、湖州交通运输、海宁发布、越城发布、衢州交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