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界“枫”采
(三十七)
吴钢
新昌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辅警
在老人们眼中,他是拿着小榔头告诉大家骑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一定要戴头盔的“小吴警官”;在孩子们心里,他是那个把大货车开到学校操场并告诉大家要远离大车盲区的“吴叔叔”;在同事们眼中,他是会讲课、懂宣传的“多面手”……
自2007年投身公安工作,新昌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辅警吴钢,凭借扎实的写作、摄影和讲课能力,一路稳步前行。从市优秀辅警到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从省公安厅平安时报优秀通讯员再到全国公安文联会员,他收获了诸多认可。2024年,他又被聘为绍兴市局“群蓝星”教官。6年来,他深入农村、学校、社区等500余家单位,用接地气、有意思的方式宣讲交通安全知识,让大家听得进、记得住,受教育群众达52万余人次。
(为提醒百姓出行戴头盔,他常拿榔头现场演示)
“有别于以往灌输式宣讲,吴钢的课生动、接地气,能让交通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新昌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教导员胡文丰说,最近几年,新昌交通亡人事故连年下降,吴钢的交通安全课也功不可没。
6年讲了500场
最近一段时间,吴钢特别忙,来邀请他讲课的单位太多了,一个星期平均要讲3场。
3月11日下午,走上讲台前,吴钢翻了翻自己的记事本,给记者罗列一周的讲课安排:11日给环卫工人上课,12日给全县渣土车公司负责人及安全员上课,13日给参加“进城看大戏”东茗专场的老人们上课。
“来邀请我,说明他们有需要。有需要,我就不会推辞。”吴钢说。在他看来,只要听课的人能在他的课堂上学到东西,他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比如3月11日那场为环卫工人讲的交通安全课,新昌县波普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朱小康找到吴钢时,只说了一个理由:“我们的工人每天都在路上作业,需要了解更多交通安全知识,才能知险避险。”吴钢一听,觉得这堂课是非讲不可了。
正是因为“被需要”,6年前,吴钢第一次走上了“讲台”。当时,地处城乡接合部、交通情况复杂的南明街道城南社区正在寻找一位能给社区老人普及交通安全知识的专业人士。对方的要求是讲课要接地气,让老人们听得懂。一位同事考虑了很久,最后推荐了能讲一口地道方言并且风趣幽默的吴钢。
“当时真的是赶鸭子上架。”吴钢回忆,虽然是第一次讲课,但他准备了很久。讲课时,他旁征博引、风趣幽默的风格,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从此,吴钢便走上了宣讲交通安全的道路,只要有人来预约,即使是中午、晚上或者休息日,他都不会推辞。有一次他脚受伤,但是有人来请他讲课,他拄着拐杖坚持讲。
一开始,吴钢主要为“一老一小”讲课,后来渐渐扩面,为环卫工人、公交司机、渣土车司机等特殊工作群体上课。6年下来,吴钢已经陆陆续续讲了500余场交通安全课。
在说起自己的坚持时,吴钢讲起了一个细节:有一次讲完课,有位退休老教师特意找到他,告诉他“这是我听过的最好、最有用的课”。老人的夸赞让吴钢深受感动,也激励他讲下去。
(吴钢向澄潭中学800余名师生授课)
他在课上讲什么?
6年来,吴钢的交通安全课在新昌广受欢迎,他自己也成了新昌县科普讲师团成员,并获得第三届全国交警系统实战大练兵微课程大赛一等奖。
那么,他的交通安全课到底有何魔力?
针对传统宣传枯燥乏味的情况,吴钢持续挖掘典型事故案例,根据不同受众的年龄层次和出行特点,制作相应的20多个课件,每个课件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为讲透车辆盲区,他把公交车开到学校操场)
吴钢还创新宣讲形式,将电动自行车骑上讲台,将公交车大货车开进学校,将三轮车渣土车开进农村,让大家边听边实践,变宣讲“被动灌输”为受众“主动接受”。
有一次,吴钢给绍兴晚报小记者讲述什么是“开门杀”。他坐在一辆机动车里,让同事骑着电动自行车路过,他打开车门时,电动自行车应声倒地,现场的小记者发出一阵惊呼。“原来突然开门这么危险!”孩子们说,现场的演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去年10月,在新昌县南岩小学操场上,吴钢和同事们通过真人示范和情景模拟的方式,演示讲解了“鬼探头”中司机的视线盲区,以及路人应该规避的区域;借助卡通道具,现场模拟天窗探头的危险。他还将一辆公交车开进现场,邀请同学坐上驾驶位,真实感受车辆盲区到底有多大。随后,吴钢还将该场活动的视频资料,制作成宣传片,在各中小学校和城区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真正让“知危险会避险”的理念深入人心。
不久前,“进城看大戏”儒岙专场演出开始前,吴钢拿着一把榔头一个头盔登上了演出舞台,他拿着道具,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告诉老人们戴头盔的重要性。“大家都在说戴头盔很重要,但怎么说大家才能记得住呢?用榔头一敲一对比,大家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吴钢说,这一招对老人好使,对孩子们同样好使。
“听了课才知道原来大车的盲区这么大,以后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一定要远离大车。”3月11日,听完交通安全课后,67岁的河道清理员杨福均深有感触地表示,小吴老师的课接地气,他听得很认真,学到了不少交通安全知识。
宣传方式推陈出新
因为交通安全课,吴钢被大众熟知。但吴钢表示,自己只是站在了台前,他背后其实是新昌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集体的力量。
“有时候准备课件,我需要寻找相应的交通事故案例,这就需要大家一起来寻找、讨论。”吴钢说,一到准备课件的时候,他都要去麻烦同事们。他举了一个例子,3月11日那场交通安全课,虽然整堂课只有40分钟,但他却花了两三天时间找寻合适的案例、准备课件,其间得到了大队事故中队、科技指挥中心、铁骑中队等部门同事的帮助。
“我们梳理了最近几年和环卫工人有关的事故,从中挑出了几则非常典型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事故,然后分析事故的原因及避免的方法。”吴钢说,这个过程就是团队智慧的结晶。
至于讲什么?单位领导和同事们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交通特点,给吴钢提建议。最近,胡文丰就给吴钢提了一个建议,近几年因为驾驶员分心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明显增加,他觉得可以拍一个分心驾驶的宣传片,让大家更为直观地了解分心驾驶的危害。
除了线下的交通安全课,吴钢和同事们还通过宣传片拍摄、小品演出、情景剧演绎等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针对春茶采摘季茶农容易疲劳驾驶的现象,吴钢和同事们就拍过一则短视频。视频中,大家都是一口地道的新昌方言,演的也是茶农茶事,宣传效果不错。
2025年春节期间,吴钢还自编自导自演了短剧《相亲路上》,全片一改一本正经的宣传,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让观众在轻松愉悦中接受文明交通教育。短剧一经推出,受到观众的一致点赞并催更,并被央视新闻客户端、浙江在线等媒体广泛报道。
吴钢发现,相比传统的讲课,短剧的受众更广。最近,吴钢和同事们正在谋划下一部短剧的拍摄。“剧本已经写完,就等着樱花盛开的时候去拍了。”吴钢告诉记者。
(《樱花树下》已正式发布,收获网友一致好评)
媒体聚焦
6年500场
他用心讲好每一堂课
凭借创意与热情
让文明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为吴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