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越法庭:创新“法庭+”模式,为基层治理增添法治成色)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考察绍兴重要指示精神,绍兴各地人民法庭对标对表第七次全省人民法庭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完善法治支点功能,有效放大前沿阵地作用,为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绍兴中院推出【人民法庭新“枫”景】专栏,全面展示全市人民法庭工作开展情况,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大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力推动人民法庭实现更充分、更全面、更先进、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为我市奋力谱写新时代胆剑篇勇闯现代化新路子贡献更多法院力量。
作为绍兴市上虞区“融杭联甬接沪”桥头堡,绍兴东大门、虞东商贸重镇,小越街道区位优越、商贸发达。扎根于这片热土的小越人民法庭,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创新“法庭+”模式,在源头预防、多元解纷中展现新动能、蹚出新路子,以小法庭书写服务保障基层治理大文章。
法庭+乡情调解,以新调新解民纷
小越法庭法官联合调解员在“一家亲”调解室内开展调解。
小越法庭辖区内的盖北镇现有登记在册新居民超2万人,分别来自30多个省份。如何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为新居民间的矛盾纠纷寻得更优解,一直是小越法庭常作常新的课题。破解之法就在问题之中。小越法庭积极联合盖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一家亲”调解品牌,创新尝试“以新调新、以外调外”工作法,依托身份认同、语言相通、风俗相亲的优势,发挥乡情调解作用,探索以“新居民”治理“新居民”的基层解纷路径。一大早来到“一家亲”调解室的,是刚来虞务工的新居民小陈。小陈来自重庆,小周来自山东,因日常琐事发生口角,小周将小陈打伤。因赔偿未能达成一致,小陈诉至法庭。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均为盖北镇的新居民,小越法庭邀请来自重庆和山东的调解员在“一家亲”调解室内开展联调。调解过程中,随着各自老乡的不断劝说,双方当事人在乡音乡情的感染下,慢慢敞开心扉,法官又从法律规定、赔偿实践等角度提出专业建议,小陈和小周最终握手言和。双方就赔偿达成一致,小周当场履行。“老百姓肯听,气才能理得顺,纠纷才能顺利解决。”小越法庭庭长丁奕说道:“针对新居民风土人情各异的特点,我们建立了‘法庭+乡情调解’这个联动单元,不断吸纳更多具有浓厚乡音乡情的解纷资源,真正实现了与基层解纷力量的双向奔赴。”依托“一家亲”调解室这个平台,小越法庭不断加大对调解员的培训力度,持续完善法庭与调解室的联调模式,有效提升新居民矛盾纠纷化解成效。自联动以来,调解室年均接待新居民法律咨询百余次,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超90%。
法庭+政协委员,精准发力纾民困
政协委员参与调解。
“有政协委员和法官的强强联手,真是太给力了!”不久前,小越法庭通过与政协委员调解工作室的联合调解,妥善化解辖区一小区公共墙体受损问题。经修复美化后,斑驳脱落的墙面焕然一新,小区环境更加清新整洁。原来,通讯公司施工队在网络建设工程施工中破坏了小区公共区域的墙体,与业主发生争执,业主委员会一纸诉状将通讯公司告上了法庭。小越法庭经走访发现,此次网络建设施工内容主要针对小区网线接入杂乱问题,属于美丽小区改建工程,但由于早年私拉乱拉的网线被嵌入公共墙体,在清理网线时造成墙体损伤,影响外观。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小区改造事关民生福祉。考虑到网线接入杂乱不光影响小区美观,还会留下许多安全隐患,需要尽快恢复施工,小越法庭随即引入政协委员共同参与调解,并多次约见当事人进行会谈协商。在初步达成共识后,承办法官又联合政协委员多次走访小区业主,与施工队商讨改造方案,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矛盾得到妥善化解。深入基层,因势利导,是小越法庭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的“秘笈”。自上虞法院联合政协出台《政协委员参与人民法庭民商事案件调解工作规程(试行)》以来,小越法庭作为上虞首个建立“政协委员调解工作室”的人民法庭,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业内威望高、与群众联系密切、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做实“调解+协商”工作特色,让更多纠纷在萌芽阶段被“低成本”“零成本”解决。
法庭+法治教育,以案促治润民心
小越法庭法官助理在法治教育体验馆中为学生普法。
“屏幕上播放的短片,讲述了法庭通过审理一起网红‘探店’恶意差评侵害商家名誉权案件,弘扬新时代网络文明价值观的故事……”在小越法庭法治教育体验馆中,讲解员正在为来庭参加开放日活动的师生们作法治宣讲。随着讲解员的指引,一幅幅活灵活现的法治剪纸作品,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普法案例,在学生们的心中播下了信仰法治的种子。普法不是简单宣读法律条文,而是要让法律走进群众心中。为推动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小越法庭传承和发展“与时俱进”的春晖文化,以倪梁剪纸为特色表现形式,着力打造“法治教育体验馆”,已邀请基层干部、学校师生、部队官兵等1000余人走进法庭参观互动,推动普法宣传“走新”更“走心”,被绍兴市普法办评定为普法教育基地。同时,为给基层治理增添更多法治成色,小越法庭注重发挥以案施教、法治宣传、收集民意的前沿作用,与村社书记建立起常态化联动制度,依托当地知名的同兴里大宅院设立“同兴里法律讲堂”,把庭审与法律咨询、法治宣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乡村自治法律业务指导的同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法律知识带到群众身边,让更多矛盾风险发现在基层、解决于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