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企业家把“独木桥”,走成“阳关道”
在商业模式的混沌系统中,年轻创业者往往是最活跃的初始变量。
1993年出生的胡晓浩,正是这众多变量中的一员。他的故事,既是一个关于选择与坚持的创业传奇,也是一段关于青春与梦想的奋斗历程。
“生产制造人体工学产品的企业,这是什么?”当胡晓浩向父母提出要成立这样一家公司时,父母满脸疑惑,眼中写满了质疑。
在那个年代,人体工学产品不仅鲜为人知,更少有人涉足,而年轻的胡晓浩却偏偏选择了这条“独木桥”。他回忆道:“上大学时,我经常逛展会,发现主打健康的办公设备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我想,为什么不能试试呢?”
为了让父母放心,也为了稳妥地开启创业之路,胡晓浩开始深入研究人体工学产品的相关知识,并多方寻找创办企业的资源。他结合自身所学,深入探索这一领域。
对于创业地点,他早已心中有数——北仑,这片生他养他的热土。
北仑不仅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和开放的营商环境,更是制造业强区,具备完整的供应链体系。胡晓浩毅然决定留在家乡,追逐自己的创业理想。与此同时,母校的鼎力支持和柴桥街道的贴心帮扶,让他对政策红利和创业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他扎根北仑、回报家乡的决心。
2015年底,胡晓浩与大学校友共同成立了宁波长禾古智能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禾古”),专注于人体工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办公、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
冷门领域的入局,风风火火的开篇,但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前期经验不足,盲目研发产品,对市场了解不够深入,公司一度面临资金链紧张的困境。2016年,企业遭遇巨大亏损,胡晓浩的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但他并没有放弃。
“既然是我选择的,就算是‘独木桥’,我也要走着再看看。”他带领团队展开了广泛的市场调研,收集市场反馈,无论是好评还是批评,都虚心接受。经过数十次的调整与优化,胡晓浩逐渐摸清了市场规律,并成功推出了“人体工学显示器支架”这一拳头产品。
人体工学显示器支架
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胡晓浩四处请教技术人员,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耐心地一个客户一个客户地去营销。2017年,“人体工学显示器支架”成功登陆阿里巴巴、eBay等电商平台,迅速打入市场。
在跨境电商平台初战告捷后,胡晓浩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战略定力。他像匠人打磨艺术品般对待产品研发,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注重技术创新。他带领团队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使产品在材料、外观和实用性能上都优于市场上的普通产品,特别适合亚洲人的身形与使用习惯。
胡晓浩与公司团队开会
常年奔波在国外的他,在与国外同龄人交流时发现:“我们中国这一代人,很有思想也很有干劲。要有自信,只有自信,才能把事情做好。”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年轻人敢想敢拼、大胆探索的信念。一有空闲,他便在工作室里研究产品,始终将“保质保量”作为公司的核心要求。
2019年,公司终于扭亏为盈,实现了升级发展。人员、技术、业务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厂区面积从1000平方米扩大至5000平方米,生产线更加完善,生产值也大幅提升。公司产品逐步畅销国内外市场。
胡晓浩把公司产品带进展会
2020年,公司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年产值达到1亿元人民币。更让胡晓浩自豪的是,公司已拥有78项专利,其中多项技术成为行业的“首秀”。他自豪地介绍道:“我们的支架液压CF恒力技术,通过对力学的精确计算和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巧妙设计,使气压支架能够达到最舒适的活动调节效果。”
创新研发的脚步从未停歇。如今,长禾古正在全力研发人体工学视听设备支架、电动升降桌、全光谱照明灯等新产品。胡晓浩说:“依托北仑先进的制造业,通过对人体工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将研制出更加舒适的产品,帮助使用者预防工作疲劳等带来的健康问题。”
综合体人体工学支架
当胡晓浩再次向父母提起自己的公司时,父母眼中曾经的质疑早已被自豪取代。他们看到,那个曾经选择“独木桥”的孩子,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阳关道”。
展望2025年,胡晓浩对企业充满信心:“只要深耕自己的领域,不断探索,研发出适合市场的产品,我们就能在科技浪潮中站稳脚跟。”
来源丨记者 毛晨烟 通讯员 叶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