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浙江 > 正文

日销超3吨!余姚这个植物“梦工厂”解锁四季丰收密码

0
分享至

上午9时,在余姚梁弄镇横坎头村的“红芯”植物工厂,负责人张辉正紧盯电脑屏幕,监看温室内光照、湿度等各项数据。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与屏幕上不断闪烁的业务信息,勾勒出植物工厂的忙碌景象。

“红芯”植物工厂 梁弄镇供图

“日均蔬果销量逾3吨,较之前增长近5倍,最近真是太忙了!”张辉边介绍边带领我们完成更衣消毒流程。进入工厂核心区如同踏入半导体生产车间——必须身着工作服、通过风淋系统才能入内。

核心区内,离地1米的苗床构建起“空中菜园”,各类叶菜在孔洞中亭亭玉立。苗床下方的营养液替代了传统土壤,传来细微的流水声。

订单虽火爆,采收员陈淑园却从容不迫:“我们按订单排产,采收计划在作物成熟前就已制订,生产高峰期也能做到忙而不乱。”

企业先下订单、工厂再安排生产,植物工厂让农作物成为“流水线产品”,农业生产不再“靠天吃饭”。

工人在“红芯”植物工厂采摘蔬菜 吴大庆 摄

这场变革始于2022年。横坎头村与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党建联建,由横坎头村提供土地、劳动力,江丰电子关联企业宁波市蔚蓝智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并负责管理运营,共同打造“红芯”植物工厂。

温室内,实时显示温度、湿度等数据的电子屏随处可见,依托这些数据,人工光型育苗房、NFT浅液栽培、营养液控温等新技术构建起精准可控的生产体系,各部分在中央系统的统一调配下工作,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都能进行人工干预。“就像给植物配了智能管家,需要什么营养就自动供给。”张辉说。

数据显示,这个占地面积58亩的植物工厂,培育了70多种蔬果,全年可不间断生产各类蔬果380吨,亩产量较常规种植方式提高8倍至10倍,有效破解了山区耕地面积小、布局分散的农业发展痛点。这一项目还带动4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年人均增收6万元。

在番茄种植区,一颗颗饱满的果实沿枝条盘旋生长,张辉随手摘下几颗递给我们:“无需清洗,可以直接食用。”

这种洁净,彰显“红芯”植物工厂的“绿色基因”。依托全封闭的种植空间,有效避免外部病虫害的侵入,蔬果所需养分通过营养液进行精准灌溉,不用任何农药。

依靠“高品质、定规格、绿色化”,“红芯”植物工厂的蔬果成功打入高端市场,在三江购物、盒马鲜生等数十家知名生鲜商超平台销售火爆,售价是普通蔬果的5倍至10倍。

变革不仅仅发生在生产环节。在番茄种植区一侧,退役军人许文权正在记录番茄的生长数据。去年10月,他来到“红芯”植物工厂工作。在工厂农艺师的指导下,他从零开始学习如何测算营养液电导率、使用控温系统、记录作物生长状态……如今,他已成为植物工厂的管理能手。

“依托现代化的植物工厂,乡村得以吸引年轻人才;而凭借乡村的特色资源,企业也能落地新业态,这是一种‘双向奔赴’。”横坎头村党委副书记邱民波说。

眼下,主打研学及高端草莓种植的“红芯”植物工厂三期项目已经建成,科普研学项目推出不到两个月,就吸引了逾1500名游客参与。而伴随植物工厂运营模式愈发成熟,“蔚蓝智谷”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工厂。“目前除宁波外,我们已在武汉、北京等地布局工厂,总数逾30家。”张辉说。

专家点评

宁波市农科院农村发展和信息研究所李佳丹博士:

植物工厂代表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形式之一。植物工厂可精准控制生长环境,全年不间断生产各种蔬果,不受季节和气候限制,能满足人们对新鲜蔬果的日常需求,提升“菜篮子”“果盘子”保障能力。当前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不断成熟并被应用于植物工厂,如智能感知技术实时监测植物生长状态和环境参数,人工智能预测作物生长趋势,可有效促进蔬果品质更安全、生产更低碳。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滚远点,擦边女”,初三女孩穿短袖上学被喷,看到照片网友怒了

“滚远点,擦边女”,初三女孩穿短袖上学被喷,看到照片网友怒了

妍妍教育日记
2025-05-08 18:31:02
2025-05-09 15:28:49

头条要闻

牛津大学博士伦敦抓小偷走红:弹射起步追到地铁站内

头条要闻

牛津大学博士伦敦抓小偷走红:弹射起步追到地铁站内

财经要闻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体育要闻

追梦只差2T禁赛 科尔:他必须保持冷静

娱乐要闻

张柏芝把锋菲恋的体面彻底踩在了脚下

科技要闻

理想新车打折卖?激光雷达、Thor-U都配上了

汽车要闻

绝对能省心过日子 荣威D6满足家用车三大标准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手机
房产
公开课

教育要闻

一篇彻底掌握英语动名词复合结构(附真题训练+技巧解析)

魔兽世界国服反作弊首杀!公测十天,封禁2万账号

手机要闻

四年耐用电池+365天只换不修!鸿蒙生态Hi畅享 80系列上市 国补到手850元起

房产要闻

广州楼市全线飘红!二手增长20%,一手暴涨244.7%!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