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移斗转,岁月悠悠。叹我书艺,独秀寰中。五体并美,万世斯同。”2月4日,正值农历新春佳节,由缙云县委宣传部、县总工会、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县黄帝文化发展中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涵泳今古——郑晓华迎春书法新作展》在缙韵市民空间开幕。
此次展览是郑晓华在缙云举办的首次书法个展,共展出郑晓华先生近期创作的书法精品约30件,内容涵盖贺年作品、传统格言、现代书法以及最新探索性草书等,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对艺术创作新的探索,饱含着浓浓的乡愁和对家乡发展的深切期盼。
作为一名缙云籍书法名家,郑晓华集诗词素养、书法创作、文学修养、艺术史理论研究于一身,是当代学者型艺术家,荣膺“全国第二届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两度入选“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更是我国首届书法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副会长、书法分会主席,郑州大学书法学院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有《古典书学浅探》《书谱译注》《艺术概论》《图形、技术、人文--郑晓华学术论文随笔集》《郑晓华翰墨中华系列·蒙学集萃》《大师——影响中国书法发展的二十位历史人物》《50则非知不可的书法欣赏概念》等。举办个展“从书法看中国——郑晓华翰墨中华展系列”、山西美术馆展、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展等。
缙云是郑晓华书法艺术创作生涯的起点,自幼受到缙云的黄帝文化和深厚历史的熏陶,酷爱书法的他,经过数十年的刻苦钻研,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外多年他始终心系家乡,关心缙云书法文化事业的发展,多次助力缙云的书法展览、研讨会等活动,多次为家乡捐赠墨宝和书籍。
此次回乡举办书法展,再次圆了他归乡回报桑梓情的心愿,“家乡同道乡亲对我的支持和厚爱,是我攀登艺术高峰的不竭动力。此次展会,既是向家乡父老汇报自己的艺术成果,也希望能够为家乡的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开幕式上,郑晓华将一幅《地灵人杰》行书作品捐赠家乡,其苍劲笔触书写着“独秀寰中”的艺术自信,也书写着北漂游子对家乡深沉的热爱。
展览现场,人头攒动,学生、学者、书法爱好者等或驻足欣赏、品鉴、研学,或拿出手机拍照留念,一同感受笔墨下的精湛技艺,共享一场艺术盛宴。
据悉,此次书法展将持续至3月4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近年来,缙云县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积极实施文化兴村战略,鼓励和支持艺术家回乡创作,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其中书法艺术在缙云乡村最为普及。
书法文化是缙云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是最具代表性、最具生命力的元素之一。缙云首任县令李阳冰就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大家,仙都摩崖题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浙江省最早被列入“国保”的摩崖石刻群,留有颜真卿、李阳冰等126处真迹,堪称“半部中国书法史”。
2019年,在郑晓华教授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县成功举办了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展览了来自全国100多位书法名家的优秀作品。800多名书法爱好者现场挥毫泼墨,在缙云书法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在郑教授和各位书法名家、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影响下,缙云的书法艺术氛围日益浓厚,书法已然成为缙云文化艺术的亮丽名片。
现如今,书法文化的基因已经深深融入缙云人的血脉,全县几乎乡乡有书画协会,村村有书法课堂,更涌现出了李震坚、李文采、郑晓华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名家,不断推动缙云乃至全国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缙云以特色历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不断显现,为缙云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目前全县GDP已连续6年实现7.3%左右的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连续48个月两位数增长,科技创新指数连续4年居山区县前3,连续6年入选全国旅游百强县,农民收入连续16年8%以上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