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绍兴市体育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当前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使命,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推进“做火亚运场馆、做响品牌赛事、做强竞技体育、做热群众运动、做大体育产业“五做”工作目标,取得了积极进展。
·绍兴市体育局成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绍兴市入选《2024中国(大陆)体育城市指数》前20强,位列全国第19名,名列全省第二
·2023年度省局考核优秀等次
·第二季度全市实绩比拼优胜单位及及第三季度“图强争先”大比拼标兵等荣誉
做火亚运场馆:精细管理,深度惠民,打造绍兴城市新地标
一是强化公益开放,坚持体育惠民。制定全市各亚运场馆“一馆一策”方案。推进“水乡孩子学游泳”公益培训,培训学员超过1万余人。
二是优化场馆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改造市奥体中心、升级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体能训练馆等,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推进羊山攀岩中心配建改造,使其成为国家攀岩中心训练基地。推进场馆服务大提升,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三是整合场馆资源,助力赛训保障。依托亚运场馆,推动棒垒球、攀岩等项目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圆满完成国家女子垒球队、国家男子棒球队及U15国家女子垒球青训队驻训工作,目前浙江省垒球队注册运动员共38名,市棒球队在训运动员40名,市垒球队55名,绍兴组队参加国家女垒联赛及省市级棒垒球赛事,成果丰硕,多次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
做响品牌赛事:精心策划,国际联动,铸就赛会活动金名片
一是办好国际赛事,提升城市声量。圆满完成U23棒球世界杯赛事,售票近2万余张,外地观众约占60%,拉动消费超3000万元。中国队更是在本次赛事中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国际棒垒球联合会和中国棒球协会赞誉:一流的场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比赛。
二是聚焦经典赛事,宣介古城文化。成功举办2024年中国绍兴皮划艇邀请赛暨东方水城嘉年华(水马)。筹办绍兴马拉松,继续由央视体育频道全程直播,是全国10个央视直播的赛事之一,赛事规模为2.8万人,报名人数达7万余人。
三是组织演会活动,聚拢商气人气。2024年度,共引进杨丞琳、任贤齐、海兰阿木、马思唯、黄绮珊、张靓颖、刘若英等个人演唱会、华夏家博会、动漫展等16场大型演会活动,为绍兴赛会经济注入无限活力。
做强竞技体育:夯实基础,体教融合,塑造绍兴体育新辉煌
一是扩大业训规模,完善人才梯队。目前我市注册运动员人数达到3.6万人,其中,国家一级运动员121人次,国家二级运动员508人次。成立绍兴市教练员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首次开展中级教练员评审工作。组织教练员参加省级以上培训38人次,组织市级教练员培训2场,参训教练员150人。
二是推进体教融合,打造特色项目。截至目前,我市共有82所“棒垒球运动进校园试点学校”,涵盖小学到大学。尤其是今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开展垒球运动员特招以来,打通了垒球运动员高中至大学升学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度体育单招单考,我市共有127名运动员被高校提前录取。
三是借助社会力量,保障以赛促训。采用公开招标模式,全年共完成绍兴市青少年锦标赛赛事42场,绍兴市青少年阳光赛事19场,参赛人数15000余人。
做热群众运动:广泛动员,设施齐全,推动全民健身新热潮
一是完善场地设施,推进惠民工程。2024年我市新建基层体育场地140个,其中体育设施进公园10个,足球场(含笼式)5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10片,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5片,百姓健身房54个,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1个。积极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场地开放,市本级和各区、县(市)向社会免费开放场地设施数量已达147家。
二是总结经验做法,巩固创建成果。在山东日照举行的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交流活动上,绍兴市作为第一批模范市县代表在大会作交流发言。柯桥区、上虞区入围全国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县(市)创建名单,积极推进各项补短板工作。
三是组织群众赛事,造浓运动氛围。成功举办2024“绍兴银行”杯中国气排球公开赛,来自海内外各地40支球队500余人参赛,赛事服务和办赛质量得到高度评价。各区、县(市)积极构建 “一县一品”特色赛事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各级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超过1500场。
做大体育产业:创新驱动,政策扶持,开启体育发展新篇章
一是兑现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完成2023年度绍兴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拨付工作,奖补资金共计1669.7万元,惠及145个项目单位。
二是整合企业资源,扩大产业规模。开展体育产业调研,完善体育产业扶持政策,重点推进企业“转代码”工作。
三是坚持多元融合,创新消费场景。全市体彩销量持续增长,全年销售额达24.47亿元,同比增幅14.01%,全市共新增门店118家,各类型渠道达1337家,解决就业近2000人。在全市布局12个点开展“体育促进共同富裕”试点工作,打造“运动振兴乡村”“体育赋能社区”典型,推动文商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与经济收入,谱写强村富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