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陵,位于绍兴古城南部会稽山麓。大禹,姒姓,名文命,传为中国历史上夏朝的缔造者。
《史记·夏本纪》载:“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墨子·节葬下》云:“禹葬会稽,衣裘三领,桐棺三寸。”秦始皇和司马迁都曾上会稽,探禹穴。《史记》载,夏后帝少康之庶子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至今有禹陵村,全国姒姓均源此。
大禹陵由陵、庙和祠组成,占地10公顷。上陵寝,下祠庙,依山而建。陵坐东朝西,前为四柱三间石牌坊。入内神道,两旁松柏。墓道尽处,是大禹陵碑亭。此亭始建于明代,1956年因台风被毁,1979年按原貌重建。亭内竖石碑一通,阳镌“大禹陵”三字,正楷,每字1.23米,气势磅礴。据清康熙《会稽县志》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6),闽人郑善夫考证大禹陵位置,知府南大吉确信,并亲自榜书“大禹陵”。亭南有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禹穴”和“禹穴辨碑”。北侧为咸若亭,建于南宋隆兴二年(1164)。在大禹陵碑亭之后禹王山南坡为享殿,原殿与大禹陵碑亭同时而建。现为2008年重建。殿内供奉大禹神位,东西两壁为“治水”“立国”两组彩绘。1996年,大禹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禹祭典历史悠久。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此后,历代由皇帝派出使者前来大禹陵祭禹更多。绍兴祭禹的日子,通常是在俗传为大禹诞辰的旧历三月初三。2006年5月,“大禹祭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