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联合设立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正式开放,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记者搜索发现,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自今年10月开设以来,预约号一经放出就会被迅速“抢”空。
学习困难到底是种什么“病”?需求爆满的背后,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学习困难”?一起听听宁大附属第一医院学习困难门诊主治医师张庆玉怎么说。
这样的“差生”可能是病了
“张医生,孩子治疗一周,情况改善了很多,情绪也稳定了不少!”日前,三年级的小宇(化名)在父母的陪伴下走进了张庆玉的学习困难门诊复诊。
在认识到“学习困难”可能是疾病导致之前,小宇在学校里的糟糕表现已经让父母头疼了很长时间:
上课专注力差,老师的讲课内容“左耳进右耳出”;
写作业十分拖拉,无法完整地阅读一句话,还会将b和d混淆;
性格比较容易冲动,经常和同学起冲突,还会丢三落四。
一开始,小宇的父母还以为孩子只是对学习不太感兴趣,希望通过长时间的陪伴、辅导来帮助小宇改变这种状态,但成效并不明显。
经过学校老师的提醒,小宇的父母发现自家孩子的“症状”其实从幼儿园就有所苗头,如今愈演愈烈,便找到了张庆玉寻求专业帮助。
经过详细评估和测试,小宇确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多动症”。
据介绍,像小宇这样的孩子是目前门诊接诊患者中占比最大的,此外还有表现出严重阅读障碍、计算障碍等症状的孩子。
而且学习困难并非青少年“专属”。
“从四、五岁的学龄前儿童,到二十多岁的大学生都有,他们共同的表现都是学习能力下降或不佳、注意力难以集中,像成年的患者还会表现出记忆力明显下降、对各种事物都提不起兴趣等等。”张庆玉说。
同时,部分学习困难者还会对“上学”这件事持有强烈的抵触心理,十分讨厌去学校。有的孩子甚至会出现应激反应,一到学校就拉肚子、头疼,一回家就好了,去医院检查结果也都显示没问题,令家长心疼无奈又焦急。
“学不好”的背后原因重重
为什么孩子学不进去、成绩不好?
张庆玉表示,每位患者的病因都不相同,主要可以分为生物、心理、社会等多重因素。
例如患有多动症的小宇,其病因就与遗传、大脑结构、神经递质等有关。
生理发育问题也有可能导致学习困难,例如视觉神经缺陷导致的阅读障碍、大脑功能区发育异常导致的计算障碍等等。
数据显示,目前多动症发病率约为7%,这意味着在一个班级的孩子中就可能有3至4名患有多动症。
此外,孩子学习不好和家庭也有很大关系。
张庆玉告诉记者,来就诊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正在承受来自家庭的压力,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的成绩执念深重,认为“读书好才能出人头地”,将学习成绩视为决定孩子未来人生的标杆。
这些沉重的期盼如同无形的枷锁牢牢桎梏孩子稚嫩的脖颈,在长期难以自我调节、达成平衡的状态下,孩子很容易遭受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侵扰。
“家长们需要认识到,孩子如果长期注意力涣散、情绪敏感、易怒易悲等,这不是矫情,也不是娇气,而是孩子在发出自己‘生病了’的信号。”张庆玉说,心理上的病变可能导致患者在校人际关系僵硬、难以与他人沟通、注意力无法集中等,从而导致家长看到的“成绩下降”“学习不好”。
同时,张庆玉认为,手机和网络也是造成学习困难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愈发普遍的一大因素。
绚丽魔幻的虚拟世界令人流连忘返,对于现实世界的感知随之下降,来自家庭、学业的压力使得这种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对于网络的情感从习惯逐渐走向依赖、沉迷、成瘾。
“大部分成年人都无法抗拒手机的诱惑,更何况是心智尚未发育完全、自制力较差的青少年。”张庆玉表示,学习困难的表象背后成因复杂,通常需要经过专业评估、心理测量等环节确定具体病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
及时判断,尽早治疗
记者了解到,目前学习困难的治疗方式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
如果是多动症、抑郁症等疾病造成的学习困难,一般选择使用对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辅以其他治疗方式。
小宇在用药一周后,情绪稳定了不少,不再“易燃易爆炸”,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令家长十分惊喜:“幸好发现得不算晚!”
那么使用药物治疗是否会给孩子的大脑、神经发育“埋雷”?
“目前通用的这些药物都没有任何依赖性、成瘾性,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也会对患者定期开展化验,检测其身体状况,家长完全可以放心。”张庆玉说。
非药物治疗则包含心理疏导、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张庆玉向记者分享了一种日常能够有效改善学习困难情况的方法:运动,特别是孩子感兴趣的运动。
在运动时间内,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旺盛的精力伴随着日常积累的压力一同释放,既锻炼了专注力,也放松了心情。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需要做的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科学规范治疗,不要盲目地听信所谓偏方或者网络上夸大的谣言。”张庆玉介绍,“家长也可以改变一下对孩子的教育方针,不要将自己的期待或者人生目标过多地压在孩子身上,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点,和孩子一起学会感受生活。”
同时,学习困难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伴发其他疾病,如表现为频繁眨眼、努嘴、耸肩等的抽动症,甚至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因此,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是解决学习困难最好的方法。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长期注意力无法集中、夜间多梦难眠、吃饭胃口不佳、身上出现划痕等情况,尽量早就医。”张庆玉表示,“孩子表现出来的外在是学习困难,但家长不要迅速判断为‘不聪明’或者‘不努力’,需要考虑背后隐藏的病因,通过科学及时的治疗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来源:“海曙”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