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放映机,一块幕布,一排排座椅,光影流转映照在每位村民脸上。刚刚过去的周日,鉴湖街道坡塘村莲园广场内,一场电影放映活动让很多村民意犹未尽。
这场高质量文化大餐,是越城区委宣传部推出的“运河之夜 星空影院”农村电影放映暨“我陪爸妈看电影”公益电影主题活动。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让农村公益电影大放光彩?今年,越城区探索“公益电影+”增值服务,成为全省农村电影公映的改革试点。
村民在观看露天电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场电影,9个摊位生意红火
“走啊!看电影去!”11月3日,才吃过晚饭,碗筷都没洗,坡塘村60多岁的唐小敏便拉着邻居直奔莲园广场戏台。当晚6点,露天电影准时开场,夜色里,一块巨大的银幕在星空下缓缓展开。影片是村民投票选出来的热门片《孤注一掷》,主办方准备的100多把椅子坐得满满当当,也让公益电影摆脱了过去冷冷清清的尴尬局面。
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10个“爱心专席”,邀请了10户有代表性的家庭观影,如恩爱夫妻家庭、模范党员家庭、优秀村民代表家庭等。观影时,这份陪伴与关爱,成为活动中最温馨的画面。
跌宕起伏的剧情,让在场的村民看得津津有味。观影结束,村民张师傅便竖起了大拇指,说这样的片子很适合见识面相对狭窄的农村人观看,很有现实警醒意义。而且大家能坐在一起在家门口看大片,既热闹又安逸!现场另一位村民表示,这是他近几年看到的最热闹、最有情怀的一场露天电影。
电影未启,市集先行。只见放映区一旁,齐刷刷一排摊位已就位,有新鲜采摘的“红美人”,有非遗会稽菖蒲盆景,还有爆米花、各色绍兴糕点……为了营造观影氛围,放映活动开始前,街道、村委特意发了相关“观影通知”,还邀请村里的一些小商小贩前来摆摊。没想到通知一出,大家积极参与,看着原本组织的7个摊位生意红火,又有村民推来两辆小车,临时支起两个摊位。
电影+服务,村民获得感满满
“这是近年来街道头一次尝试‘服务+’农村电影公映模式。”鉴湖街道事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胡美丽说,通过“电影+集市”模式,勾起了很多村民的回忆。一些年长的村民可能对乡村电影还有零星记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人最好的文化享受就是看电影。只要听到电影队要来放电影的消息,孩子们就像快乐的小鸟,呼朋唤友,奔走相告,生怕还有谁不知道。大人们也把放电影当件大事,早早打发孩子去请长辈与亲友前来观看,而且放工后赶紧准备晚餐,免得耽误看电影……
随着时代发展,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再满足于乡村公益电影。胡美丽说,以鉴湖街道为例,近年来几乎每个村都有组织“公益电影下村”活动,但电影对村民的吸引力早已大不如前。“单纯的观影,已经很难吸引更多群众。”她说,露天放映,冬冷夏热,蚊虫多,雨雪天不能放映,观众观影感差,尤其是年轻人,“指定”的影片往往手机端就能先睹为快,观影人数大不如前,但这次活动通过增值服务,收效很不错。
获得感满满的,不只是坡塘村村民。“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全区组织了6场电影,下一场就是皋埠坝头山村。”越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运河之夜 星空影院”电影放映活动自今年6月份首场活动在陶堰启动以来,已分别在城南、灵芝、东浦、鉴湖、稽山等街道开展,效果显著,出乎意料。
该负责人表示,作为文化惠民活动项目,越城区的农村电影放映活动按照常规每年有1400多场,但这些下乡电影到底能惠及多少村民却不得而知。如何通过农村电影放映让乡村文化生活更丰富?今年,作为全省改革试点,越城区探索“电影+服务”模式。比如,改单一农村放映为多场景放映,把公益放映送进社区、广场和学校,让更多人能享受到这份福利;改单一放映为多资源放映,通过集市、摊位等让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其中,增加吸引力。“几场活动下来,效果立竿见影。”该负责人说,城南名人广场那一场,200个预留位置最终吸引了1000多人次观影;稽山街道那一场,有了集市活动助力,整个放映区观众水泄不通,有人甚至自己搬来椅子观看……
公益电影增值正在成为电影公映改革的新尝试。该人士说,下一步,他们还将进一步增加受益人群覆盖面和丰富活动形式,通过进校园、进广场等,将乡村公益电影融合文化志愿服务和便民服务等,持续提升公益电影的服务价值,助力乡村文化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