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两新”政策落地,新昌公安以省级应用车辆注销“一件事”为基础,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创新实施“浙里报废”改革,构建以“浙里报废”平台为核心的高效循环利用体系,点燃消费引擎,激发市场活力。
一、打造“一个平台”,高效报废换新助力共富
一是平台支撑通办业务。系统梳理13个职能部门业务谱系,逐一拆解业务流程,打造“浙里报废”应用平台,设置“我要报废、我来回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信息注册、投诉建议”6大功能模块,建设医疗设备、特种设备、一般废品等9大应用场景,实现全品类物品报废换新“一平台通办”。平台上线以来,车辆报废时间由原来的14天缩减至3天。
二是公平竞争提升残值。企业、群众通过“我要报废”模块,可免表单填写“一键”申请报废物品,6000余家引导入驻企业根据自身资质,通过“我来回收”模块“同台竞价”申请回收,企业、群众通过对比企业报价自主选择回收企业,有效提升报废物品残值。平台上线以来,机动车、农机等废品残值提高近3倍,为企业、群众额外增加收益1亿余元。
三是政策直达便捷申补。依托“补贴政策”模块,全量归集各品类物品补贴政策,根据算法匹配群众报废工单类别,推送至群众,确保政策直达。配套设置企业代办形式,帮助群众申领补贴,确保补贴申领便捷高效。截至目前,平台推送相关政策信息45万余条,企业、群众累计申领补贴731万元。
二、健全“三大机制”,紧密政企联动协同共治
一是建立联审联管机制,推动部门共管。联动商务、环保、市监等部门,线上,依托平台政府侧入口,对180余家申请入驻企业开展联合审查,并实时监管企业回收物品,严防违规回收;线下,对回收企业开展联合检查30余次,助企整改报废物品违规运输、存放、拆解等问题200余个。
二是建立指引备案机制,强化政企协同。建立指引机制,按照“一类设备一个指引”原则,制定《报废车、灭失车注销规范》《特种设备装置处置指引》等7类工作指引,针对射线设备、煤气罐等需要去功能化的特种设备,帮助企业开展简单特种设备自行报废。建立备案机制,申请报废企业需在平台备案相应报废凭证,实现报废物品一平台备案。平台上线以来,为企业节约设备去功能化成本超过30万元,企业在平台备案报废凭证超过1000余次。
三是建立退市整改机制,倒逼企业自治。群众对已完成订单的服务态度、成交价格、投诉情况等五大维度打分评价,并进行红黄蓝三色赋码,对红色高危企业由职能部门进行退市约谈,黄色中危企业开展线下检查并整改源头问题,蓝色低危企业由平台下发提示函给予警告,倒逼企业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目前,有效预警企业13家,退市整改企业3家。
三、践行“两山理念”,全面规范监管守护生态
一是深度分析研判,事前加强危废监管。全量梳理废矿物油、废酸、废碱等危险废物报废申请企业,结合省固废平台动态分析企业报废需求、频次,对报废申请异常企业加强源头监管,将构成刑事犯罪的案件实时移送至公安,适时开展打处,严防危废随意处置、污染环境。
二是构建数据中台,事后预警违规行为。将公安、市监、商务等11个部门涉及车辆、农机、危废等200万余条数据接入数据中台,嵌入大模型OCR技术,智能识别图文信息,比对工单、备案等信息,及时预警违规回收、处置行为,实现“一云汇聚、信息复用、融合分析、实时预警”。经线下实地检查,已成功发现一起环境污染案件。
三是打通循环链路,推动资源绿色再生。全面整合各品类回收循环上下游企业,打造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集群网络,通过平台实现物品拆解换新、循环梯次利用,为回收企业打通废旧物资循环链路,推动废旧物资绿色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