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柯桥区是亚洲最大的布匹专业市场,贸易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地区),在册经营户已达4万余家,2023年交易额超3000亿元。近年来,柯桥区以营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聚焦以“增值服务、主动防范、滴灌办理”三个维度,全力推动柯桥“国际纺织之都”实现新跃升。相关创新举措得到时任有关省领导的批示肯定,在省府办刊发推介,并获评绍兴市第一批优秀创新案例。
一、以“增值服务”助力外籍人员“在浙安家”
一是建成涉外服务新站点。秉持“再向前迈一小步”理念,拓展升级出入境式增值服务,提档升级柯桥区移民事务服务站,在公安、商务、科技等17个部门工作人员实体化带职能入驻的基础上,在全区1300余家涉外企业物建涉外联络员,设立376个外语人才志愿者服务岗,24小时全天候实现“1对1”的出入境业务、政策咨询、居留旅行、车驾管等服务。二是开发涉外服务新应用。系统整合公安网、政务网、互联网数据,上线“柯移办”和“安信码”“云帮办”等数字化服务场景应用,集成涉外基础信息数据3200余条,形成常住外籍人员工作居留全息档案,实现营商环境、投资政策等29大类128项综合业务的“无感式”办理服务通道;推行“工作居留许可”一件事,从证件办证时间由22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总办理时限压缩68%,今年以来已惠及1500余人。三是出台涉外服务新机制。建立“洋娘舅”涉外矛盾调解、“管家式”联络和社会化签证评估等工作机制,常态化收集外籍人才工作、生活困难,为其解决家属证明开具、推荐函获取、法务咨询以及金融、翻译等“一站式”服务,有效提升境外人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已为56名外籍高级人才配备联络民警,并积极落实移民13条新政,帮助在柯企业引进和吸附境外人才、商贸人士1900余名。
二、以“主动防范”助力在外柯商“藤旺根壮”
一是助力“根茎”不断深扎。紧扣中国轻纺城实际,迭代升级中国轻纺城警企服务站,在23个专业市场、52家织造规上企业设立警企涉外服务点,针对国际产业园、货运码头等210个重大项目,设立“项目警官制”,建立联系帮包机制,协助做好项目周边道路交通保畅、安防措施完善等工作,并全天候在线提供6大类28项风险预防和涉外隐患预测,打造纺织产业安全底线全覆盖,2023年全区外贸出口1476万元,同比增长10.2%。二是助力“藤曼”安全延生。积极建立柯商保护机制,会同外事、侨联等联合建立海外利益保护警企联络室,针对“走出去”项目境外安全现状,围绕服务海外柯商企业发展、安全利益、突发案(事)件处置等方面为提供培训指导,并针对外贸出口商户银行卡时常因反诈等原因被冻结的情况,推出柯卡通小程序,网上协调帮助285家外贸商户办理解冻,金额达1500余万元,并积极指导86家涉外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助力在外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助力“害虫”完全除尽。以“惊雷”“昆仑”等行动为主要抓手,形成依法打击各类破坏行业秩序、损害企业利益、侵犯商业秘密、侵权盗版等犯罪合力,做到快立案、快追赃、快侦破、快结案,全力为柯商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今年以来,共破获涉市场经济犯罪案件43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67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469万余元,特别是成果破获部督“5.12”非法经营案件,获得公安部贺电表扬。
三、以“滴灌办理”助力本地企业“向远而行”
一是聚焦问需于企。围绕涉外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以公安改革为牵引,塑造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滴灌”式办理模式。围绕柯桥纺织产业重点,依托300个护企优商服务岗、30家银行代办点和19个公安服务窗口,组织全警开展下沉问需于企活动,专题走访纺织行业37个商会、2300余家会员企业、5万余户经营户,收集有效业务建议1200余条,形成公安涉外改革“数据反哺”。二是聚焦服务于企。拓展“一窗通办”维度,在柯桥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置公安为企服务专窗,梳理公安涉企服务事项,今年来,共办理涉企事项2万余起;并建成“办不成事”服务,解决疑难问题160件;推进窗口“一站式”服务,坚持“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门服务”理念,开通畅通绿色办证通道,使紧急出国商务办证时限由7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办理绍兴市首例紧急商务口岸签证网上代转,助力企业抢占外贸订单800余万元;上门为企办理各类业务4104件,满意率达99.84%。三是聚焦优待于企。以本地企业出国抢订单为要点,落实柯桥“白名单”企业项目,提供容缺受理“零障碍”保障,对重点企业容缺受理审批赴港商务签注,并办理全省首起港澳签注智能速办(被浙江日报、新华网等主要媒体报道),增设出入境证件受理点和自助签注服务点,集中为有出境商贸需求的企业提供证件前置预审、批量受理,实现了涉外企业62项高频事项的容缺受理,平均办理时长缩短至4分15秒,助力迎丰、宝业等一批柯商抢占海外市场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