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浙江 > 正文

宁波人最爱的这一口,上新了!

0
分享至

近期慈溪、余姚的保温大棚杨梅陆续上市,宁波人终于等到了这一口酸甜。一起来看↓

在慈溪、余姚,保温大棚杨梅总面积约380亩。本周起,随着这些杨梅陆续上市,两地梅农也迎来一年之中最繁忙的时节。

大棚杨梅。

据悉,今年大棚杨梅品质不错,尝鲜价每公斤约200元。

宁波梅农在大棚种杨梅已有10多年。他们借助数字化系统、智能化装备,通过精细化管理,不仅实现杨梅提前上市,销售收入也大幅提高。

近年来,慈溪市仙紫杨梅农场梅农建起现代化温室大棚,引进智能补光装备,20亩大棚杨梅品质进一步提升。

慈溪横河梅农在大棚里采摘杨梅。陈章升、张朝峰/摄

农场负责人介绍,他们根据品质、口感,将大棚杨梅价格划为数档,订购的既有本地老客户,也有来自上海等地的新客户。

据了解,今年宁波大棚杨梅光照充足,整体品质好于去年。这些温室里的“娇公主”虽然还未正式亮相,但是在网上已揽获一大批“粉丝”。

大棚杨梅。

上周以来,匡堰“大棚富硒杨梅”人气很旺,有许多客户下单订购。慈溪市匡堰镇迪锋杨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去年,他引进2条现代化杨梅包装生产线,大棚杨梅经预冷、筛选、冷藏、包装等工序后,能在第一时间运往全国各地。

余姚市梅溪杨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在做好大棚杨梅采摘上市准备工作的同时,他还要接待前来“取经”的外地梅农。宁波大棚荸荠种杨梅竞争优势明显,有时在市场上还没露面,就被客户“抢订一空”。该杨梅园大棚杨梅亩均产值超过3万元。

大棚杨梅。

大棚杨梅“崭露头角”

露天杨梅也将于下月集中亮相

据了解,8.5万亩慈溪露天杨梅将于6月中旬进入采摘期;9.8万亩余姚露天杨梅将于6月10日前后开摘,10日至15日进入采摘旺季,15日后夏至红、水晶种杨梅进入成熟期。

杨梅好看也好吃

但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小问题

杨梅有虫怎么办?

杨梅招的虫子,其实是果蝇,含糖量高的水果是果蝇的最爱。只要是不致病的果蝇幼虫,即使不小心误食了带虫的杨梅,也不必担心健康问题。

在食用前,可以先用淡盐水浸泡15分钟,便能清洗干净。同时,使用白醋或者将白醋和盐混合在一起浸泡杨梅的方法,也可以去除虫子。

此外,杨梅可以放在冰箱里冷藏保鲜。一般将冰箱温度保持在1℃~5℃之间,果蝇幼虫活力就会减弱或死亡。

什么人群不宜多吃杨梅?

杨梅会刺激胃酸分泌,有消化道溃疡、胃酸过多患者不宜多吃;杨梅属于糖含量较高的食物,不建议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杨梅,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条件下适量食用,建议100克左右为宜。

来源:央视新闻、甬派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罗斯突传大消息:受美国制裁影响,部分外汇保证金被冻结!俄方对日本发出严厉警告......

俄罗斯突传大消息:受美国制裁影响,部分外汇保证金被冻结!俄方对日本发出严厉警告......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22 13:12:11
再炒“回锅肉”!黄霄雲还没开唱,《歌手》已骂声四起

再炒“回锅肉”!黄霄雲还没开唱,《歌手》已骂声四起

娱乐白名单
2024-06-20 11:08:00
法媒:又一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法媒:又一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参考消息
2024-06-21 19:30:15
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铁成逝世,享年88岁,他曾这样塑造最神似周总理

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铁成逝世,享年88岁,他曾这样塑造最神似周总理

艺绽
2024-06-22 08:14:41
中央财大教授对11万人测量研究得出结论:阴茎越短智商越高!

中央财大教授对11万人测量研究得出结论:阴茎越短智商越高!

兵叔评说
2024-06-20 12:04:40
鲁尼批评索斯盖特:你不能进入大赛然后说自己在进行试验

鲁尼批评索斯盖特:你不能进入大赛然后说自己在进行试验

直播吧
2024-06-22 13:39:14
王毅外长的真实身份曝光

王毅外长的真实身份曝光

星辰故事屋
2024-06-03 19:08:18
消费降级下,玩不起商K的老登正集体转战台球厅

消费降级下,玩不起商K的老登正集体转战台球厅

跳海大院
2024-06-21 11:04:07
谁干的?河北4名初中生砸车,家长拒赔,立案后车居然被烧了

谁干的?河北4名初中生砸车,家长拒赔,立案后车居然被烧了

小淇言说
2024-06-22 09:58:31
要反转?“天才少女”姜萍参加决赛,结局已经很清晰了!

要反转?“天才少女”姜萍参加决赛,结局已经很清晰了!

财话连篇
2024-06-22 18:15:39
凌晨3点,克罗地亚生死战!赢1-0=奇迹晋级,西班牙或做掉意大利

凌晨3点,克罗地亚生死战!赢1-0=奇迹晋级,西班牙或做掉意大利

侃球熊弟
2024-06-22 17:12:31
唯一在世的中共一代领导人,现107岁

唯一在世的中共一代领导人,现107岁

华人星光
2024-06-18 16:51:55
柳智敏被衣服磨得皮肤通红,粉丝愤怒不已,此类事件三番两次发生

柳智敏被衣服磨得皮肤通红,粉丝愤怒不已,此类事件三番两次发生

娱乐寡姐
2024-06-22 10:42:32
刷屏了!刚刚,华为重大宣布!又一次见证历史

刷屏了!刚刚,华为重大宣布!又一次见证历史

中国基金报
2024-06-21 19:22:26
18岁高考生跳楼身亡!独生子,妈妈当场哭晕,原因是为玩游戏充值

18岁高考生跳楼身亡!独生子,妈妈当场哭晕,原因是为玩游戏充值

手工制作阿歼
2024-06-22 16:10:04
转载:老婆在日本商场停车把人的车刮了…

转载:老婆在日本商场停车把人的车刮了…

日本物语
2024-06-22 11:35:19
“80后”曲玉祥,拟任正厅级领导职务

“80后”曲玉祥,拟任正厅级领导职务

新京报
2024-06-22 12:45:17
重庆一国企原董事长沉迷网络游戏,作风漂浮

重庆一国企原董事长沉迷网络游戏,作风漂浮

齐鲁壹点
2024-06-22 11:28:37
陈晓惹争议!离家出走拒绝面对婚变,陈妍希直言玩冷暴力最可怕

陈晓惹争议!离家出走拒绝面对婚变,陈妍希直言玩冷暴力最可怕

萌神木木
2024-06-20 21:34:05
电力“最大贪官”落马:家中豪车百辆,现金有近10亿,结局如何?

电力“最大贪官”落马:家中豪车百辆,现金有近10亿,结局如何?

天闻地知
2024-06-18 14:03:29
2024-06-22 18:44:49

头条要闻

金正恩宴请普京菜单披露:含龙虾、松露等顶级料理

头条要闻

金正恩宴请普京菜单披露:含龙虾、松露等顶级料理

财经要闻

专访尹艳林:市场上的钱都流向了哪里?

体育要闻

别人去沙特养老,坎特去沙特练级

娱乐要闻

陈晓惹争议!被曝婚变离家出走冷暴力

科技要闻

一文看懂纯血鸿蒙,自主可控操作系统来了

汽车要闻

中型超混SUV 凯翼昆仑iHD预售11.99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艺术
亲子
家居
公开课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亲子要闻

长期喝饮料的危害,这4种饮料尽量让孩子少喝

家居要闻

木质家具 充溢古典之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