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三位一体于2023年12月25日开始报名,5月8日17:00即截止。港中深的三位一体的报名与强基计划、其他高水平院校的三位一体并不矛盾。
易小探整理了港中深三位一体的重点信息、亮点、政策变化,为大家汇总如下:
一、报名资格
港中深三位一体,不参考首考成绩和英语成绩,理论上只要报名即可获得初试机会。
据悉,2023年,录取港中深三位一体的学生,高考平均分为653分。虽然报名和录取中,对高考的英语成绩没有硬性要求,但港中深的初试有英文写作、复试对英语口语要求也很高,加之是全英文授课,因此,最终入围港中深三位一体的学生,其英语的应用和表达能力,一定是出类拔萃的。
二、考核和录取方式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校测分为初试和复试,时间均在高考后、出分前。初试在六月初,报名人数较多的市设有考点,如杭州、宁波等;复试在六月中旬,在杭州和深圳各设有考点,考生可自主选择考试地。
初试为机考,分为中文的选择题、中文写作和英文写作。特别提醒:初试只按选择题算分,入围复试。但校测总成绩计算包含初试的写作部分成绩。
复试考核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心理素质等,具体内容在5月下旬会公布。考核方式区别于传统应试,而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成绩计算方式:综合评价成绩=高考成绩(含政策性加分,占比60%)+入学测试成绩(占比30%)+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比10%)
区别:复旦、上交、浙大高考成绩均占85%,而港中深仅60%。
入围比例:按招生计划1:5确定入围名单
三、招生指标
2023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浙江省的高考裸分录取指标为12人,因末位同分,实际录取14人(高考裸分最低666分录取,且要求英语成绩120分以上)。
相比之下,三位一体则是港中深更为主流的招生方式,2023年共招235人。港中深在全国综合评价招约1000名学生,在浙江投放235个名额,是十分慷慨的。港中深三位一体指标之多,在省外高校中,仅次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据悉,今年港中深要在全国增加100个综合评价指标,且这100个名额在分配上,对浙江省有所倾斜。因为浙江考生综合素质优秀,在港中深的在读生中是名列前茅的,因此港中深对于浙江学子十分欢迎。
四、毕业证和学位证
作为一所中外合办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颁发的证书也充分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它颁发:香港中文大学的学位证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毕业证书。
颁发的学位证书与香港本部是一样的,便于学子出国深造、赴港就业。而同时,它又颁发了港中深的毕业证,也便于学子在国内就业。
五、专业选择
香港中文大学采取大类招生的方式。在大一学期结束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主修的专业。专业的选择没有分数、名额的限制,学生可根据兴趣自由选择。
其中,经济管理试验班和人文科学试验班,不限选考专业,理科试验班要求高考选考物理+化学。
此外,关于转专业的方法,易小探也为大家搜集到了信息:对于高考未选考物理+化学的学生,若想转入理科试验班主修的专业,港中深也为其提供了一条路径。学生需要在大一跨专业修习理科试验班的2个课程,考核成绩达到中等水平以上,在大一结束时即可申请转入。
六、升学和就业
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办的消息透露,港中深的浙江学子们在毕业后的升学比例高达90-95%。在选择读研的学子中,有20%进入世界前十的顶尖高校、70%进入世界前五十的一流高校。此外,港中深保本校有30%的保研率。另外,针对高考成绩优秀者(约省内前1800名),港中深还有直博班。
选择就业的学生中,也有70%进入了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毕业后,港中深的学生,将获得为期2年的赴港工作签,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宽广的选择。
七、其他优势
①高考录取不锁档。不影响学生报考强基计划、其他高水平三位一体的院校。这意味着,在入围名单中并不直接被录取,而需要学生在志愿填报的提前批中填报该志愿。若学生兼报了其他学校的强基计划且入围,则强基计划会优先录取,不受港中深三位一体的影响。
②奖学金丰厚。据悉,港中深提供了多种奖学金,且不需要提前申请。如首考410分以上的奖学金等。每名学生,一年最高可获得14万元奖学金。
③“2+2”交流政策,遴选部分学生赴香港中文大学交流学习,按学期在深圳和香港之间轮换交流,共计在港2年。此外,港中深还与许多境外高校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促进学生的国际化发展。
④校园环境优美、书院制培养、全英文授课。
八、报前考虑
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非985/211/双一流,对此有追求的家庭需要慎重考虑。
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不具有内地高校的保研资格。因此想要攻读内地高校硕士的学生,仅能选择考研。
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年学费年11.5万,住宿费0.12万,学费要高于普通重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