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树春光,唤醒了整个慈溪!阳春三月,一起打卡慈溪那些惊艳了时光的树!)
枯荣轮回,又是一年春,这个三月一起去看慈溪的树吧,这些树千百年植根慈溪见证了时光的痕迹,也见证了慈溪人生活的变迁……
观海卫“禅枫”
这棵枫香位于观海卫镇五磊寺景区内,树高22米,胸围5.34米,平均冠幅17米,树龄1100年,是慈溪境内树龄最老的树,曾入选宁波十大古树名木。树干形状奇特,肤纹苍润,枝条黝纠,干似廊柱,根似虬龙,树顶云蒸霞蔚。夏日华盖,民居其下,赖荫护庇;秋日红叶,其色苍苍,遍映山涧。
古枫初临此地,正值北宋初年真宗敕赐“五磊普济”寺额之时,而后寺院名声大振,香火旺盛,成为越地名刹,可见古枫佛缘之深。相传古枫原为佛祖莲花上一水露。佛心仁慈,为普渡众生而将莲花洒落凡尘,化为五磊山,而此露渐化为一树。智环、太虚、谛闲、弘一等高僧都曾在树下打禅静思,顿悟得道。千余年来梵音佛光的浸染,云雾雨露的滋润,古枫也渐生禅意,被喻为“禅枫”。
龙山“鸳鸯古樟”
在龙山镇方家河头村兰屿生态公园南首,有两株古樟树令人流连。两株古樟树干底部盘根错节,树冠枝繁叶茂,正是“鸳鸯樟”。两树树高17米,胸围分别为420厘米和500厘米,平均冠幅分别为14米和17米,树龄500年。
两棵大樟树盘根错节、相依相偎,宛若一对亲密无间的情人,“鸳鸯古樟”由此而得名。相传有一对男女游历至此,从此相恋不再离去。两人相依相偎,久而久之他们化身树形,深深扎根,成为并根的鸳鸯樟,西边的一株为女性,东边的为男性。远看去,好似男性身子微倾,为女子挡风遮阳。当地流传着一句话:鸳鸯樟下到一到,相敬如宾同到老;鸳鸯樟下走一走,夫妻恩爱到白头。凡是村里有喜结连理之事,新人总要到树前拍照,期许相敬如宾,恩爱到白头。
周巷明代银杏
周巷镇万寿寺前的银杏树栽于1517年(大明正德十二年)。现如今,即使银杏中间已经空心,仍生长良好,静诉着岁月苍茫和生命庄严,枝叶茂盛间演绎着生命的力量。乡人们因此认定,此树即为“树中老寿星”“活化石”,时时传诵。
横河“千年大樟树”
在横河东畈村,有一颗“千年大樟树”。之所以叫“大樟树”,是因为这棵樟树真的很大,大到要好几个成年人一起合抱才能将它抱住。远远看去,像一个草木葱茏、蓊蓊郁郁的小山包。据树上的一块铭牌显示,它的平均冠幅26米,树高20米,胸围707厘米,树龄更是高达千年。
晌午的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光影斑驳,将古树照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匡堰象征共同富裕的楝树
近年来,匡堰镇倡隆村的楝树下艺术村落乘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精特亮”创建的东风,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在艺术村落小广场的进口处,种着一棵楝树。楝树因其质地轻软,容易加工,所以常常做成嫁妆,伴随女儿出嫁,因此又叫“女儿树”。
以前楝树下这一带老百姓的生活比较穷苦,每家每户房前屋后楝树种的比较多,也有别名叫“苦楝树”。楝树下艺术村落开发打造后,种下这棵楝树,有“忆苦思甜”的寓意,现在更是成为了当地共同富裕的一个象征。
胜山陈家老槐树
胜山镇胜山头村的古槐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它枝繁叶茂,树影婆娑,宛如历史的见证者,默默守望着岁月的流转。古槐树的树干粗壮,树皮斑驳,仿佛诉说着过往的风霜雨雪。树冠如盖,茂盛的枝叶向天空舒展,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它的生命力。阳光透过叶间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在地面上跳跃,为这株古树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在春夏之交,槐花盛开,香气四溢,吸引着蜜蜂和蝴蝶的翩翩起舞。人们喜欢在槐树下纳凉、聊天、讲故事,享受悠闲的时光。古槐树以独特的姿态和魅力,诉说着过往与未来,让村民们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来源|各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