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尝鲜无不道春笋。”宁波的鲜味数不胜数,春笋当属其中代表。
3月3日上午,春晓街道三山村的村民们带着挖笋的工具来到竹林,开挖春节后的“第一鲜”。
村民在竹林中挖笋
“宁波人对笋的叫法有很多讲究,冬季埋在土里的毛竹嫩茎叫冬笋,清明前挖出来的笋叫春笋,清明后的笋叫毛笋,而立夏以后的笋叫过头毛笋。”
72岁的村民俞爱国边挖边向记者介绍,春笋生长的前阶段完全在地下。经过阳光雨露的滋润,笋尖在风中破土而出,相对比较好找。
村民没几锄头下去就挖出了笋
“现在本地春笋刚上市,个头有点小。今年是春笋的小年,产量不多,市场野生春笋的价格已经卖到了40元一公斤。”村民沃苏君预计,到3月中下旬大量上市后,春笋价格将回归至每公斤12元左右。
收获颇丰
宁波人对春笋的烹饪颇有门道。红烧、油焖、炖肉或做一碗“腌笃鲜”,都藏在这一口春笋的鲜味中。
来源:记者 许天长 孙肖 通讯员 阮筱 周晓菠 摄影 许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