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黑龙江的蔓越莓“出圈”后,全国网友掀起了寻找家乡“隐藏款”的热潮
在余姚,这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山水之城藏着许多宝藏美景
它们被本地画家用油彩记录下来,正可谓“风景如画”
今天,带你认识不一样的余姚↓↓↓
宝藏古建筑
不同的建筑有其特有的历史文化沉淀,书写着各自的故事,它们或精致、或优雅、或威严、或大气。
通济桥
通济桥位于余姚市中心龙泉山脚下姚江之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余姚的标志性古建筑之一。据《余姚县志》载,该桥始建于北宋,原系木桥,初名德惠桥,后又改名为虹桥,屡建屡毁。元代改建成石砌三孔桥,定名为通济桥。
龙泉山子陵亭
余姚市区中心耸立着一座林木葱郁的山丘,叫龙泉山,山上还有众多飞檐翘角的亭子。南山腰有子陵亭,原名“更好亭”,为纪念严子陵而改名为子陵亭。
梁弄正蒙学堂
正蒙学堂位于余姚四明湖畔梁弄镇的正蒙街,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古色古香的布局,带着时光的沧桑气息。
梁弄五桂楼
五桂楼位于宁波市梁弄镇学堂弄。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是诸生黄澄量的藏书楼,聚书五万余卷,有“浙东第二藏书楼”之称。黄氏上代有兄弟五人,同科中举,故称“五桂楼”。
中村白云桥
“客路随云流水远,征舆坐与白云高。野溪清浅渡危桥,径策枯藤上紫霄。”这是宋代明州文士楼钥的诗句,说的就是今余姚市鹿亭乡中村的白云桥。
四明山镇东桥与文昌阁
镇东桥位于宁波余姚四明山镇梨洲庙下村的梨洲溪上,是一座单孔石拱廊桥。桥上建有廊屋5楹,供人休憩,其中跨溪3楹,两边各一楹延伸至过道,全长13.2米。古桥西侧建有文昌阁,为两层台阁式建筑,高7.3米,犹如桥头堡矗立,显得气势雄伟。
翁家老宅
余姚翁家老宅位于陆埠镇袁马上方,系晚清贡生翁坤的居所。老宅依山傍溪,坐西朝东,由门厅、花厅和主楼组成院落,雕刻美轮美奂,风貌保持完整,是浙东山区一处少见的书香古宅。
桐岭仙境(积善桥)
桐岭仙境位于浙江余姚市丈亭桐岭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村前的溪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桥,为三孔石梁平桥,名为积善桥。桥面由六块又厚又长的石板铺成,没有桥栏,自然而原始。中孔的桥板一侧刻有“积善桥”三字,两个桥墩的两侧雕有镇水鳌,昂首伸颈,栩栩如生。
周家老宅
隐藏在“阳明古镇”里的周家老宅,建于民国时期,属于西洋风格的中式庭院,由主楼及两层厢楼组成。主楼楼上设前廊,施铁艺栏杆,楼下明间西式地砖墁地。门廊均施西式玻璃。
宝藏风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碧水连绵,山岩耸立,与久违了的山野自然热烈拥抱,去寻觅祖祖辈辈的古老村落。
梁弄白水冲瀑布
白水冲瀑布地处余姚市梁弄镇南,让贤村的村委会东面,每当雨季过后,瀑布的水如同茶壶倒出的水,倾泻而下。瀑布夹着山风,飞溅的水珠映出一弯七彩虹霓。
大岚茶园
大岚镇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史,是浙江省重点产茶乡镇,拥有茶园2.5万亩,是宁波市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
七彩白鹿村
唐至清,陆龟蒙、皮日休、高士奇、黄宗羲等文人雅士都曾在白鹿附近留下有关鹿的诗篇。而高士奇的诗句“孤宁祠孔佑,遗爱古谁齐。南窟曾供鹿,秦巴亦放麂。呦呦鸣浅草,濯濯饮清溪。满目皆生意,春风好杖藜。”不但点出了这一传说,还描绘了白鹿美丽的自然风光。
白鹿狮峰观景台
白鹿狮峰观景台,不仅是白鹿村的地标,也是鹿亭乡全域旅游的点睛之处。
姚江源头
姚江源头位于大岚镇大岚村左眠岗头东坡,是余姚母亲河“余姚江”的源头。这里群山环抱,山林青翠欲滴。水气充足时,云雾缭绕,万亩茶海若隐若现,人入其中,有腾云驾雾之感,宛如进入了人间仙境。
棠溪村
棠溪村内有东溪和南溪,两溪水向西流入上虞曹娥江,因村内形貌如“海棠一朵”而得名。
裘岙狮子山
除了宋明古道,裘岙村的另一个标志就是狮子山。“狮山钟秀”“长发其祥”,两块清代古碑镌刻在村口的牌坊上,说明狮子山的美丽风景早已广为人知。
金冠村
金冠村,由金岙、里冠佩和外冠佩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里冠佩和外冠佩在历史上合称为“冠佩”。
四明山森林公园雪景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东部四明山腹地,呈东西向狭长形分布,总面积6665公顷,省道浒溪线穿境而过。到了冬天,山上白茫茫一片,银装素裹。山中来信,以雪相约,整个冬天都变得浪漫起来。
来源:宁波发布工作室、余姚发布
图:骆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