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麦家、陈雨菲、王澍、周华诚、张炎、阳离子“打卡文化新地标”的感受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出品,潮新闻、网易浙江制作的《三分钟理论快讲》第六季,分享麦家、陈雨菲、王澍、周华诚、张炎、阳离子“打卡文化新地标”的感受。
第六季第一讲,之江文化中心:文化的殿堂
由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协副主席麦家讲述
大家好,我是麦家。
之江文化的点睛之笔
浙江是文化大省,底蕴深厚。之江文化中心,包括浙江文学馆的“四馆一中心”,它的启用,意义非同寻常。
浙江文学馆开馆我特别开心,这是我们作家,包括所有的文学爱好者,是整个我们文学圈内外,大家一直期盼已久的事情。
谁都知道,浙江文学在中国,比方说在现代文学上我们占了大半壁江山,今天浙江文学在国内依然是一个文学重镇。文学对浙江来说,是踩着风气之先,又是有着
祖先的根源,所以文学跟浙江是有紧密关系的。
文学馆让文学如虎添翼
文化能够温润心灵,而文学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力量。
文学对我来说,一定意思上来说,就是我的精神生命,我想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我觉得文学它是一种滋润心灵的一种艺术题材吧。我们经常说文学书好像没有直接的功效,它没什么大的用场,但在有时候,在人生拐弯抹角的时候它又会有大用场,所以我经常引用王国维说的一句话,文学是无用之书,但有时候它又是大用之书。
其实我觉得每个人,只要他要展开精神活动,我觉得他是离不开文学,当然包括艺术。这么几千年下来,如果说我们没有文学艺术,其实人一直是活得很粗糙的,他的内心就不会像今天这么丰盈,也不会这么柔软。
我觉得人类之所以是人类,是因为我们有文学,文学滋润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有了情感。情感是越来越饱满,越来越生动,这就是文学的作用。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文学馆的建立,它会让文学如虎添翼,所以我作为一个作家非常期待。
打卡之江文化中心,尽享浙里文化盛宴
之江文化中心的建成,为“文化浙江”添颜值、增内涵。期待更多的人来到浙江文学馆,希望以后文学馆成为我们作家的家。
随着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的诞生,我们的生活方式会被改变,甚至文学艺术的方式也会一定程度上被改变,但文学艺术的那颗心脏,他的灵魂永远不会改变,他永远是我们内心的伴侣,是我们精神的源头活水。
我们也不要因为诞生了什么样的一个新的科学技术而担心人类的命运会被改变,我觉得人类的命运总的来说是一直在向善向美,这也是人的使命所在,也是文学艺术的使命所在,向善向美,甚至是向更加崇高、更加审美的方向发展。
在这里,要热烈地祝贺浙江文学馆开馆,也希望以后文学馆成为我们作家的家。我也会经常去看,经常去做一些活动,以后我们在文学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