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
上浦闸灌区总干渠有了“身份证”
近日,全省首本河渠不动产登记证书由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上虞分局正式颁发,这是全省确权面积最大的灌区不动产权证书。
继颁发上浦闸枢纽不动产权证书之后,这是又一本凸显上虞区深化“一窗受理”“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不动产权证书,标志着上虞区顺利推进全省水利工程不动产权登记工作,推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法治化、制度化迈上了新一层台阶。
上浦闸灌区现总土地面积为86.3万亩,设计灌溉面积40.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5.15万亩。灌区骨干工程包括拦水枢纽工程、灌溉引水闸、骨干干渠工程和渠系建筑物工程等。上浦闸灌区在保证了上虞灌区农田灌溉的同时,兼济余姚、慈溪两市灌溉需求。总干渠工程包括引水总干渠一条,占地范围涉及12个村庄、4个乡镇,全长13.6千米。
由于上浦闸灌区历史沿革复杂、资料缺失、界址签章涉及范围较广,加上是全省首例河渠确权,无案例可以借鉴,给本次确权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上虞区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靠前服务、主动担当,积极配合水利局与百官、梁湖、上浦等沿线乡镇,围绕登记发证工作,结合水闸运行管理状况,开会商议,反复研讨,重点聚焦历史疑难问题,充分利用已有权属信息、数据成果等资料,对权属界线、调查登记等历史问题进行核实复查。针对成果缺失、不清晰或者存在争议等,采取图解法和实测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实地补充调查。在坚持依法合规和尊重事实的原则下,对于历史沿革进行逐步梳理,多方收集所需资料,最终集齐主要登记办证资料,顺利颁发上浦闸灌区总干渠不动产权证书,大大缩短了登记办理时间。
通过此次办理不动产权证工作,明晰了上浦闸灌区的权属问题,既有助于进一步落实水利工程安全责任,提升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的效能发挥,也有助于上浦闸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的推进,对上浦闸运行管理中心积极争创国家级节水型灌区和水利部深化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将推动上虞区水利项目产权化、规范化进程,促进水工建设用地的有效使用,为下步资产增值融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