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万工程”的引领下,余姚用绿色绘出画卷上的动人色彩,催动无数村庄迸发巨大的活力。宁波市农业农村局、中国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发布乡村体验类微纪录《共富行,趣探村》,深入田间地头走街入户,感受“田园城市·都市乡村”的四明回响。
走进余姚市泗门镇,浓郁鲜香的榨菜味道扑鼻而来,在宁波铜钱桥食品菜业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灵活的“机械手”正有条不紊地将腌制好的榨菜切丝包装,一辆辆大货车早已在厂外等候,准备将爽脆可口的余姚榨菜发往千家万户。
余姚榨菜,自上世纪60年代初落户以来,已经从一粒小种子,发展为一条集“产、加、销、消”于一体的产业链。这一色泽翠绿、呆萌可爱的菜头,关乎泗门镇上万人的生计。
近年来,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余姚榨菜也面临着困惑和压力。因此,如何以新金融方式提升区域特色产业的生产力、致富力和影响力,以实际行动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一直是建行余姚支行的工作重点。
同心携手,菜农吃下“定心丸”
每年4月,在余姚榨菜重要产地的泗门镇,菜农们欢欢喜喜地迎来收割旺季,数万亩的种植基地里,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抢收场景,镰刀割根,小刀去叶,嫩绿的榨菜被菜农们集中装车,送到各大收购点售卖。
要做出好吃的榨菜,第一步很关键。在每一个收购点,都建有大型的腌制池,经过挑拣、清洗等多重工序后,榨菜会第一时间投放进腌制池。
“今年的新榨菜品质好,产量高,目前正是值得腌制的好时节。”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菜农们资金偏紧。
“银行接触的工业企业,资金的周转期限在2至3个月。但榨菜作为腌制作物的生产周期比较长,不能用看待传统工业企业的思维进行核定”。建行余姚泗门支行客户经理夏莎莎回忆道,“另一方面,榨菜往往堆积在腌制池中,无法打开的腌制池也意味着无法判断经营主体的存货情况。”
在余姚,“小,多,散”是当地榨菜相关经营主体的主要特点,普遍存在着资金压占时间较长,融资难度较大,资金需求周期性强等问题。针对难点,建行宁波市分行普惠部高度重视,多次联合余姚支行走访余姚市榨菜协会、泗门镇农合联等行业组织,深入走访调研,充分听取菜农对融资需求的痛点和难点。
5月,建行宁波市分行普惠部针对榨菜产业链客户特点,创新推出信贷产品“榨菜贷”,该产品以优惠的利率,方便的手续获得了广大菜农的高度认可。
打响品牌,协作延长产业链
腌制只是第一步,榨菜加工成成品还有18道工序,以前都是完全依靠人工完成,如今随着技术升级,涌现出一批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辐射能力强的加工企业。
自动脱盐机、传输机、切丝机、真空包装机、高温杀菌机.....在宁波铜钱桥食品菜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全自动流水线让人眼前一亮,偌大的厂房内只有几名工作人员在车间内巡视。从一家小作坊发展为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浙江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宁波铜钱桥食品菜业有限公司的员工表示,“一切都离不开榨菜生产的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
除了技术应用,余姚榨菜企业还在品牌上做文章。浙江备得福食品有限公司是余姚榨菜加工的领军企业之一,已经形成礼品榨菜、高端榨菜、中端榨菜和大众榨菜四个层次的产品。
要进一步加强品牌和渠道建设,金融的支持必不可少。近日,余姚泗门支行为余姚市榨菜协会会员企业余姚市慧淼酱菜制品厂成功发放首笔100万“榨菜贷”,助力榨菜产业链发展。
“随着持续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余姚榨菜产业带动农户6万余人,从业人员15万人,仅鲜榨菜头一项就为当地农户增收4.5亿元,品牌价值高达73.39亿元。”余姚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20年来,浙江省不断深化“千万工程”时代内涵,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如今“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像余姚榨菜这样,通过一产带多产,引领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富民强村特色乡村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高水平发展,不仅需要金融助力,更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