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心城区快速路网 袁佳颖 摄
炎炎夏日,东海之滨,建设中的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宛如一条巨龙蜿蜒;象山湾疏港高速全线4座隧道全部贯通;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一期梅山侧的最后一根钻孔灌注桩浇筑完毕……这幅宁波全域的重大交通项目“实景图”,已经按下“快进键”,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反复和经济承压,宁波交通运输部门全力保通畅、抢建设、促发展,充分发挥交通投资建设“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主要指标均实现“半年红”,为稳住经济大盘担当作为。
争当高质量发展“先行官”,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宁波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朝着‘两个先行’和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打造‘六个之都’的目标,我们围绕服务港口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建好都市区等重大战略,正加快构建‘内畅外联’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推动硬件设施、运输服务、治理效能等各方面行在先、走在前。”
眼下,宁波交通正紧紧盯牢年度目标,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吹响了夺取稳进提质攻坚行动“全年红”的号角。
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一期梅山侧施工现场 蒋晓东 摄
抓投资建设 稳经济大盘
连日高温下,各地重点交通工程的建设工地同样热火朝天。位于象山湾疏港高速的项目现场,绵延的梁板之上,一辆大型架桥机挥舞着铁臂,将最后一片千吨箱梁精准架设完毕。项目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象山湾疏港高速全线预制T梁架设已完成超82%,391片整孔预制箱梁全部架设完成。跨越宝瞻公路钢混叠合梁双幅已全部完成,全线最后一座后山隧道已于七月底全部贯通,至此全线4座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部贯通。”
镜头切换至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项目现场。8月18日,历经近8小时的运梁、喂梁、架梁,一片整孔预制箱梁精准“着陆”,标志着一期项目的滨海高架整孔预制箱梁的架设全面完成。几个月来,全线90个班组近4000名建设者抓建设、赶工期,截至目前,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已累计完成投资超140亿元,项目总体进度超80%。
扩大有效投资,力稳经济大盘,宁波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今年1-6月份,全市累计完成交通投资184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公路、水运完成投资102亿元,同比增长26.3%,交出一张半年度的高分成绩单。
“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预计明年年底通车,二期已经开工,三期也将力争尽快开工建设。此外,甬台温姜山北至麻岙岭段改扩建工程已开展初测初勘工作,同样争取尽早动工。国省道建设项目中,G228西店至桃源段完成年度投资近80%,西店湾海底隧道的主体结构施工近半……”宁波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保投资就是要紧盯目标,以超常规的力度举措,强化工程要素保障。
船来货往的宁波舟山港 汤健凯 摄
为积极促新项目开工、促在建项目提速,今年年初,宁波交通部门还专门成立了“开路先锋突击队”工作专班,开展局领导“一对一”“三服务”活动,制定“十一条措施”助力会战攻坚。如今,20个在建重点项目全部亮绿灯,“十四五”规划的所有开工项目已全面启动前期工作。
交通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撑。今年来,多地疫情反复,宁波交通部门始终肩挑保供稳链的重任,联合多部门为集卡司机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宁波舟山港集疏运体系畅通,还出台“十条”服务举措关爱货运司机(船员)。
不仅如此,为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有效纾解企业经营困难,今年5月份,宁波交通部门又联合财政部门“真金白银”支持更多航运企业落户宁波、新增船舶运力、扩大运输生产以及拓展国际海运业务等。
宁波交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通过全面梳理、借鉴国内同类城市航运产业扶持鼓励经验做法,将抓紧研究并推动宁波出台中长期航运产业发展政策,加快形成覆盖范围更广、纾困力度更大、综合保障更强的发展保障体系,为航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象山县“三高线”农村公路
畅城乡纽带 促共富先行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公路是连接乡村与城镇的纽带,在宁波亦如此。一条条“四好农村路”通村畅乡,不仅成为农民群众的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还为农村地区汇聚起了人气、财气。
这个暑假,象山县黄避岙乡的一条看得见大海、闻得到海味、尝得到海鲜的农村公路,成了亲子游的热门地。起于三角地,终于高泥村,这条路就叫“三高线”,全长13.14公里,是宁波首条农村文明示范线。“三高线”把象山独特的山海资源禀赋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以“高颜值、高品质、高人气”著称,连年来创建了A级景区村庄、美丽乡村示范村(特色村)、文明村等。
当地休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沿线村庄变身网红“打卡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丽图景,一步步照进了现实……这样的“美丽公路+”效应,不止在象山发生,也在宁海、余姚、海曙及四明山区等地日益显现。
就在8月初,全省首批“十大最美农村路”出炉,余姚莫家湖村至大岭顶公路上榜。去年,这条路按照“五美”公路标准进行了提升改造,当地的百姓为之兴奋不已。“改造后,路况环境明显得到改善,配套设施更加齐全。不仅安全、宽敞、优美,还大大便利了我们的日常出行,来这里乡村游的旅客也一下多了起来。”有村民连声点赞。
宁海“集士驿站”
充分发挥交通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支撑性的作用,宁波不仅在提升群众出行获得感上下功夫,还创新打造各类乡村共富的新场景。
聚焦乡村尤其是偏远乡村“物流不畅、产品难销、发展受阻”问题,宁海县将传统农村物流模式升级为集公交速递、就业帮带、产品销售等于一体的“集士驿站”。目前,全县已建成“集士驿站”63个,开通公交邮路9条,累计带货214万件,降低农村物流成本30%以上,助农就业8000人以上。
在“浙里办”上线“城乡客货邮”应用,计算归集各乡镇公交车富余运力,搭载快递送“货”下乡;立足驿站所在片区,扶持当地群众开展农产品直播带货、来料加工、保鲜仓储、清洗包装等岗位就业创业;打造“一村一品”电商专区,集纳了全县16大类农副产品和超300种细分货品,同步发布大型超市、单位食堂等采购信息,帮助小散农户自主对接、灵活销售。宁海“集士驿站”,就此成为我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去年底,宁波还出台了《共同富裕先行市交通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交通先行”的目标任务。包括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形成“四港”联动发展格局;建成省域、市域和市区3个“1小时交通圈”,85%以上乡镇实现“15分钟上高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100%;城市、高速公路等交通拥堵态势得到明显遏制,市区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行速度达20公里/小时。
余姚城乡公交
练铁军队伍 当“开路先锋”
蓝图绘就,路径清晰,关键要立说立行,真抓实干。日前,一场“开路先锋”模范机关创建动员会的召开,在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掀起了人人创优争先、个个比学赶超的高潮。“当看完‘开路先锋’党建品牌专题片,听到党的十九大代表、宁波公交司机陈霞娜激情饱满地宣读党建品牌发布词,自己也为之振奋。”动员会现场一名党员干部表示。
交通是个大行业、大系统,本身蕴含着庞大的力量。宁波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努力当好“宁波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以自我加压、量化考核、争先创优的姿态和决心,激发“交通铁军”担当示范的昂扬斗志,共同引领和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新业绩、达到新水平、开创新局面。
近日,从局党组到局属单位班子、从机关处室到基层党支部的一场场“三对标、五不让”大讨论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这亦是宁波市交通系统上下主动践行“开路先锋”精神,全面铺开“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
建设大交通,打开城市发展新格局。“站在新征程的新起点上,我们将加快构建内畅外联、安全便捷、智慧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力支持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宁波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介绍。
立先行之志、扛先行之责、闯先行之路。未来,宁波将重塑“两大综合枢纽”,一个是世界一流的海港枢纽,一个是国际一流的综合交通枢纽,即宁波西枢纽;布局“南北两大疏港通道”,通过杭甬高速复线、甬金铁路等项目,真正实现港口的陆向集疏运由东西穿城变为南北绕城,进一步提升综合交通运行效率。
同时,宁波还将重构“两张骨干路网”,一张是包含5个方向、10条通道的“五向十径”高速公路网,“十四五”期间新增高速公路123公里;另一张是“一主十二廊”铁路网,以宁波西为主枢纽,在现有铁路的基础上加速谋划推进沪甬跨海通道,甬台温福、甬金高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