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逶迤,海风徐徐;阡陌斑斓,瓜果飘香。
背山面海,自然禀赋优越的鄞州瞻岐,拥有2.2万亩耕地、6.5万亩山林、3800亩养殖水塘、2万亩近海海域,是鄞州区农业资源最具优势的乡镇之一。近年来,瞻岐依托山海资源优势和渔业、水果产业基础,拓宽三农服务新领域,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打造“奔富”金钥匙,增色“三农”风景线。去年底以全省最高分获评省级特色农业强镇。
乡村振兴,首要是激发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瞻岐镇下辖18个村、社,盛产紫菜、雪菜、对虾、茶叶、橘子等30余种农产品,可以前这些农产品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何全面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让这些瞻岐特色走出瞻岐,冲出宁波,提高农户收入?2016年12月,瞻岐大胆创新,建立鄞州区首个镇级农合联,闯出了一个“抱团发展”的瞻岐模式。这也成为我省首批示范性乡镇农合联。
从最初成立的7家龙头企业发展到现在的78家会员单位,从以前的“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瞻岐依托农合联实现农产品统一包装、统一销售,通过精心培育,已有农产品注册商标19个,浙江省名牌农产品1个,宁波知名水产品品牌2个,宁波市名牌农产品1个,打响了瞻岐农业品牌。也正是特色品牌的加持,让越来越多的“瞻岐味道”走出宁波,走向全国。如一而斋紫菜、三丰鄞州雪菜曾荣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甬茗大岭”牌绿茶被评为第12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
同时,瞻岐加快农业转型增效,依托山海资源优势和农耕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农合联和实体公司平台作用,打造“山海瞻岐”区域品牌,做强“两菜一虾”“两果一茶”的特色产品和“瞻岐小八鲜”品牌农业,挖掘旅游和民宿资源,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举办“微旅小镇·寻茶记”、蛏子节、橘子节等农事节庆活动,着力建设“主导产业强、生态环境美、农耕文化浓、农旅融合紧”的现代农业特色强镇。
今年5月底的一场助农销售直播更是受到5万余名粉丝追捧,当天直播间货品共有12种,单品售价“亲民”,最贵的红茶、绿茶也不过百元一盒,结果销售额达3万元。
瞻岐的智慧农业远不止这些,这个农业强镇正在下一步大棋。该镇计划建设“现代农业创新大数据服务平台”,通过综合汇总全国农业普查、经济普查、人口普查等工作获取的本镇农业、土地、涉农资产等各类数据,形成“一体化”涉农相关信息数据库,为农户提供精准化的农资供应、农业技术信息服务。
同时,瞻岐还与浙江大学、宁波市农业研究院等机构建立了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借力杭甬经促会鄞州分会资源优势,邀请省内外农业专家现场考察指导,渔业、水果种养殖和加工新技术、新手段、新产品的投用达到100%,加速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金山谷基地、大岭农场基地自动喷滴灌系统投入建设,椿霖水产机器换人项目等各种“科技范儿”十足的农业智能装备、智慧应用走向田间地头,瞻岐农业现代化进程正在加速。近日,总投资约8000万元、总占地面积达50亩的瞻岐镇现代农业功能集合园初步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建成后的园区,将成为该镇打造现代农业的“新引擎”。
乡村要振兴,基础在交通。联通北仑与鄞州的疏港高速瞻岐段有望于2023年底实现全面通车。瞻岐镇更是不断加强农村公路、生态步道等基础设施的提质升级,今年以来,大力推进穿咸线整治,对路面进行平整,对道路两侧的农棚田舍开展清除行动,沿线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在“全域美丽”上下足功夫,镇域面貌提档升级,使得瞻岐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中,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强村富民的特色农业路。
【基层奋斗者说】
访鄞州区副区长、瞻岐镇党委书记陈启
发展“蓝湾”特色现代农业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近年来,具有千年历史的瞻岐镇不断强健山海基因,厚植产业动能,加速产城融合,撑起现代农业新脊梁,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荣获“省级特色农业强镇”称号,一笔勾勒全域共美的旖旎长卷。在共同富裕先行的实践道路上,瞻岐镇将强化特色农业品牌和农旅项目建设,推进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将歌山画水的美丽田园绘成共富共美、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向海图强,让“蓝湾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推动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把“蓝湾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和鲜明特色,在发展渔业、果业等优势产业的同时,注重加强上下游产业联动,建设大平台、引进大项目,形成优质项目大量落地、产业链条企业加速集聚、产品质量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以农塑旅,让美丽经济风生水起。乡村振兴,关键在富民。要立足瞻岐山海资源异禀和文化根脉,着眼现代农旅产业链,整合盘活闲置用地,做精做深瞻岐味道、瞻岐品牌,走出一条富民强村、具有瞻岐特色的农村创新创业发展之路,锻造出乡村振兴富民增收的幸福成色。
点绿成金,让富美人家焕彩更新。乡村振兴,要全域擦亮生态底色。瞻岐镇持续深化“两非”整治,加强水域治理,把绿色作为瞻岐最浓本色,推动产业与生态、城镇与乡村融合发展。“宜居、宜业、宜游”于一体“三宜”联动建设“美丽乡村”,展现出百村百姿的美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