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浙江 > 正文

做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青年科研“斗士”——张弛

0
分享至

因发小患病,因社会需要,他选择从事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研究。他满心希望真正帮助患者,解决他们的痛苦。他说青年科技工作者应该不忘初心,求真务实,奋力拼搏才能不负我们的青春”。

走进本期人物

瑞安市人民医院科研部、临床转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弛的世界!


【人物名片】

张驰博士多年来一直围绕糖尿病并发症开展研究,一方面积极寻找和筛选有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心脏、肾脏并发症)的潜在药物和干预手段;另一方面努力阐明上述潜在药物和手段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分子机制和关键靶点。研究期间张博士在Diabetes、Diabetologia、Cell Death Dis等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共发表SCI收录文章41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00,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1篇。作为主要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4项,3项已经获得授权。张驰博士负责主持过多项科技项目,并以独立获奖人身份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华医学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曾先后入选浙江省151人才,温州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医坛新秀,温州市551人才等人才培养体系。

记者:什么是糖尿病并发症?

张弛博士:

糖尿病并发症是由糖尿病作为诱导因素,所引起的一系列大血管和微血管的并发症,例如我们熟知的糖尿病的肾病、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糖尿病的眼病足病等,这些都属于糖尿病并发症。如何有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实际上是摆在内分泌代谢研究领域以及医疗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记者:您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方向进行研究?

张弛博士:

我有个非常好的发小,他很小就罹患了这种Ⅰ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多发于青少年,我们亲眼见到他从一个脚趾截肢到几个脚趾到半只脚到一条腿,当时的情况确实让我们觉得非常心痛,因为是关系非常好的朋友。如何让他心情好起来,让他不再继续受病魔的困扰,这样的想法一直在我的心里,直到我开始从事科学研究。在选择研究方向的时候,压抑在心里很久的想法忽然一下重新迸发出来,我觉得我应该去做些什么。

第二个方面是源于目前糖尿病并发症严重的现状,我们知道近几十年来全球糖尿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中国更是重灾区。截至2017年,中国总体的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了1.3亿,10个人当中有1个多就是糖尿病的患者,除此之外还有一项研究表明,可能未来糖尿病的患者,在中国的群体里将会接近50%,这个数字是非常可怕的。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研究的情况

张弛博士:

这部分研究也体现了我们近十几年的工作历程,因为我课题组主要从事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研究,所以怎样起到预防作用是我们考察的最主要的核心。

很多前期研究重点围绕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与糖尿病本身,但是我们知道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实际上是糖尿病并发症而不是糖尿病本身,因此我们希望另辟蹊径,需要去探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与糖尿病心肌病之间的相关性我们首次证实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这种蛋白能够有效的预防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它对于心脏的功能、结构、分子水平的改变等,都有着非常好的保护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深入剖析了它的机制,也就是说(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是如何发挥心脏保护作用我们的研究主要发现它通过机体里一种非常重要的激酶AMPK,这种激酶在一方面调节了心肌对于脂质的代谢,另一方面调节了心肌对于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最终保护心肌细胞,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最终实现对于结构和功能的保护。

记者:您为什么会选择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张弛博士:

我做科研工作,家庭对我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首先,从小我就生长在一个科研家庭,父母都是做生物工程研究的,我从小受到父母的熏陶,导致我对科学研究,从小就有兴趣;进入高校之后,包括工作以后,遇到了两位我的恩师,他们给予我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一位是温州大学的李校堃院士,现任的温州大学的校长,还有一位是原美国华人糖尿病协会的主席蔡露教授,两位都是这个领域非常知名的专家,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包括他们为人处事的风格都深深影响了我,也是一直激励我在这个领域做下去的非常重要的力量。

记者:二十多岁做研究和现在做研究有什么不同?

张弛博士:

从本科毕业进入到硕士阶段,这是我思想转变的重大时期。带着从象牙塔出来的想法进入到实际的科研领域,对我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按照书本上的操做,并不一定能够得到我们预想的效果,这是我们培养科研思维的过程。出现的问题在哪里,出现这个问题我会不会觉得很挫败,能否调整好心情、调整状态,真正把自己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在科研工作本身,这对我是比较大的挑战。

第二个方面,刚开始开展科研工作时,我们可能更注重科研的成果,因为科研这个行业有特殊性,它的成果是非常显著的,是有标志性的,我的研究什么时候能发表一篇文章,什么时候能拿到小项目,拿到小项目之后,什么时候能拿到省级项目、国家级项目,这是我们更多考虑的东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以及对这个行业不断深入的认知,我们更加注重问题本身。我们开展这份工作,如何能真正帮助患者,解决他们的痛苦,如何能真正实现我们的价值。

记者: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您如何看待科学研究中的青年力量?

张弛博士:

我觉得青年力量不仅局限在科研领域,青年力量是各行各业最终推动这个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因为青年他有一些特点:有活力、爱拼搏、有冲劲、有好奇心,这些都是行业发展非常需要的特质。我觉得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应该不忘初心,求真务实,奋力拼搏才能不负我们的青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你们知道万茜老公是谁吗

你们知道万茜老公是谁吗

小光侃娱乐
2025-04-18 09:20:03
中国最有钱的5位运动员排行榜,姚明勉强排第3,第1名非他莫属

中国最有钱的5位运动员排行榜,姚明勉强排第3,第1名非他莫属

珺瑶婉史
2025-04-07 17:35:08
丈夫调任市委书记,我带他回农村看望父母,却碰到二叔被村霸欺辱

丈夫调任市委书记,我带他回农村看望父母,却碰到二叔被村霸欺辱

荔枝人物记
2025-04-21 20:40:06
国乒大变天!揭开刘国梁辞职三大原因;王励勤上位,王皓马琳尴尬

国乒大变天!揭开刘国梁辞职三大原因;王励勤上位,王皓马琳尴尬

阿柒体讯
2025-04-23 11:49:01
美媒:东契奇消极的沟通态度,促使独行侠老板批准交易

美媒:东契奇消极的沟通态度,促使独行侠老板批准交易

仰卧撑FTUer
2025-04-24 10:01:03
魔幻!正高也要值夜班,副主任医师吐槽:让43岁的我去一线值班?

魔幻!正高也要值夜班,副主任医师吐槽:让43岁的我去一线值班?

康迅网
2025-04-23 09:29:47
追梦:“法克追梦”不是火箭发明的,你不能偷属于波士顿的原创

追梦:“法克追梦”不是火箭发明的,你不能偷属于波士顿的原创

雷速体育
2025-04-24 14:05:09
受冷空气影响,上海即将降温+降雨,今年将迎2个或更多台风

受冷空气影响,上海即将降温+降雨,今年将迎2个或更多台风

东方网
2025-04-24 12:51:17
最新!泽连斯基提议“立即全面无条件停火”!绍伊古:若美国重启核试验,俄罗斯可能采取对等措施回应......

最新!泽连斯基提议“立即全面无条件停火”!绍伊古:若美国重启核试验,俄罗斯可能采取对等措施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4 09:05:07
发工资了,浙江省农村商业银行某员工薪资待遇分享

发工资了,浙江省农村商业银行某员工薪资待遇分享

职为您说
2025-04-23 12:18:52
沙尘突袭重庆!这些区县要当心 口罩备好了吗

沙尘突袭重庆!这些区县要当心 口罩备好了吗

阿抒
2025-04-24 08:50:07
下一任教皇花落谁家?这位“东方候选人”或将重塑中梵关系

下一任教皇花落谁家?这位“东方候选人”或将重塑中梵关系

行走的知识库
2025-04-23 16:04:55
新市长被刑侦副队长用枪指着头,惊动了全市领导,原来他有备而来

新市长被刑侦副队长用枪指着头,惊动了全市领导,原来他有备而来

吴学华看天下
2023-12-24 11:02:45
故事:湖南一母亲过于溺爱儿子,竟应允儿子的过分要求

故事:湖南一母亲过于溺爱儿子,竟应允儿子的过分要求

天梦见证
2025-04-18 22:38:19
石家庄市长安区丑小鸭幼儿园“童心向太空  共筑航天梦”活动‌

石家庄市长安区丑小鸭幼儿园“童心向太空 共筑航天梦”活动‌

华夏校园
2025-04-24 13:56:05
15分大胜打疯了,火箭怎么赢球的,4个正确决定,一人打出巨星样

15分大胜打疯了,火箭怎么赢球的,4个正确决定,一人打出巨星样

体坛大辣椒
2025-04-24 12:39:49
当兵后我资助一个女孩上大学,转业才发现,她成了我单位的大领导

当兵后我资助一个女孩上大学,转业才发现,她成了我单位的大领导

诡谲怪谈
2025-04-20 17:42:01
80死160伤!美军双航母参战,法国军舰开火,核大国加入

80死160伤!美军双航母参战,法国军舰开火,核大国加入

文雅笔墨
2025-04-23 13:19:41
罢免35:8,赖清德必须辞职,洪秀柱送出三句话,台青年赴陆促统

罢免35:8,赖清德必须辞职,洪秀柱送出三句话,台青年赴陆促统

娱乐督察中
2025-04-01 19:14:37
黄日华:一生一个郭靖便足矣,他却演了6个别人无法超越的角色

黄日华:一生一个郭靖便足矣,他却演了6个别人无法超越的角色

掠影后有感
2025-04-01 12:29:53
2025-04-24 14:48:49

头条要闻

媒体:特朗普又准备变了 但中国不能被他牵着鼻子走

头条要闻

媒体:特朗普又准备变了 但中国不能被他牵着鼻子走

财经要闻

上财两万字报告深度解读中美贸易

体育要闻

拒当黑八倒霉蛋!广厦又站到了辽宁面前

娱乐要闻

71岁大S妈凌晨向网友求助,大S亲笔信被扒

科技要闻

3.99万"白菜价",人形机器人半马亚军爆单

汽车要闻

纯电CLA L及Vision V概念车 奔驰这次玩大了

态度原创

数码
手机
游戏
艺术
家居

数码要闻

努比亚首款平板!努比亚平板 Pro图赏

手机要闻

谷歌I/O 2025前瞻:聚焦安卓全新Material 3设计、XR及AI等领域

因"歧视LGBT"?国人制作《老滚4RE》汉化修正被下架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开放空间 满足功能需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