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海曙区石碶街道纪工委走访建筑工地开展一线监督,重点对涉及强村惠民行动的相关工程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把住质量关、廉洁关、安全关,为稳定中心大局保驾护航。 夏晶 摄
2月7日,空气中仍透着寒意,但宁波市纪检监察干部已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新一年的征程之中。眼下距离亚运会开幕只有200余天,作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帆船帆板、沙滩排球比赛的举办地,象山县纪检监察干部马不停蹄地走访检查亚运帆船帆板赛事配套项目黄金海岸大酒店改造提升工程,查看项目进度,提醒注意廉政风险防范。
围绕重大决策部署,强化政治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责任。作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浙江省“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翼和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宁波在“十四五”规划中责任重大。为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宁波市纪检监察系统以项目化明确监督重点、以联动化整合监督力量、以数字化提升监督质效,持续放大“压责任、纠偏差、防风险、抓整改、促发展”的综合效果,在保障中心大局上积极作为。
监督什么?
项目化监督明确重点
2月16日,在国网新源浙江宁海抽水蓄能电站的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而当地纪检监察干部也在项目现场开展跟进式监督。作为浙江省重点工程,该电站总投资约79.5亿元人民币,建成后不仅能够承担水力发电的作用,还能够产旅结合,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的基石。新年伊始,宁波就出台了《关于强化政治监督推进2022年度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专项监督工作方案》,从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出发,聚焦护航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六大专项工程”,对表对图对责任,盯人盯事盯风险,监督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高质量落实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的各项重点任务。
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明确监督重点是关键。围绕党中央和省委赋予宁波在新发展阶段的历史使命和重点任务,该市将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共同富裕“扩中提低”、强村惠民行动、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甬无疫情”五督五快等内容列为年度重点任务,以项目化方式开展监督。市纪委监委采取闭环管理,要求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按照任务完成情况及时登记录入,实行清单式监督、对账式销号,逐一落实、全面落实。
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对照任务清单,找准自身工作发力点。农村宅基地和闲置房激活利用改革,是实现强村富民的一条重要途径。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大梅山区域有旧房建筑面积25万多平方米,昔日是“人房分离”比重较高的“空心村”。为激发闲置农房活力,横溪镇启动异地迁建工程。横溪镇纪委全程跟进监督迁建工程,通过列席会议、实地察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对重点工作、关键环节、廉政风险、潜在隐患、实时整改等情况实施精准化、嵌入式监督,真正让迁建项目惠及广大人民。
由谁监督?
联动化监督协同力量
“鄞江堤防整治工程(二期)房屋拆迁提早6天实现拔钉清零,随着拆迁完成,鄞江堤防最后一个施工段已经开工……”新年伊始,宁波市海曙区鄞江堤防整治专项监督小组就向区纪委监委汇报了工程进展情况、重点难点及监督中发现的问题。
对于临水地区来说,江河堤防整治工程至关重要。为抢在下一个汛期到来前实现鄞江堤防主线封闭,春节期间项目方也没有停工。为保障中心大局,宁波市海曙区纪委监委启动“室组地”联动监督工作机制,由属地镇纪委对拆迁工作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动态化的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区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好指导、监管职责;联系纪检监察室开展专项监督并对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
护航重大决策部署要整合监督力量,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宁波市纪检监察系统建立政治监督“室组地”联动机制,对于涉及全局性的重点工作、专项检查、专项治理和复杂监督事项,加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落实,建立健全片区协作、信息沟通、线索移交等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治监督网络体系。
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完成重要监督任务,快速反应是关键。为此,宁波市纪委监委还整合力量,探索了“1+1+11”专项监督工作机制,即1个综合组、1个信访组和11个监督检查组。该机制平时处于“静默”状态,但只要按下“响应键”,预案便会被迅速“激活”,相关人员就根据事先分工奔赴一线,既“督”又“战”。
去年7月,在热带风暴“烟花”来临之时,该市凌晨1时紧急启动专项监督机制,11个专项监督小组紧急对全市10个区县(市)、市直部门和重点开发区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开展监督检查,为重大突发事件提供坚强的纪法保障。去年12月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镇海,宁波市再次激活专项监督工作机制。在核酸检测现场、医院学校、公交车站、居民小区、餐饮酒店等重点场所,11个专项监督小组第一时间深入抗疫一线,对重点区域、重点点位展开针对性监督检查。
怎么监督?
数字化监督提升质效
“某镇文体中心核酸采样点排队不规范,请抓紧整改……”前不久,余姚有关负责人接到一个远程监督电话。此时,在市纪委监委疫情防控专项监督远程视频办公点,相关负责人正采取“两化一跨”监督模式,对监测到的问题进行“云监督”“云提醒”。
“两化一跨”即数字化运用、系统化研判、跨部门协同,通过集成运用相关部门资源和数据,把监督“探头”延伸到一线阵地、隐蔽空间、危险地带,变传统“干部跑腿”监督模式为“数据跑路”实时监督模式,切实提升疫情防控监督精准度、有效性和安全性。
数字赋能监督,如今在宁波纪检监察系统已不鲜见。去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持续推进基础性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推动实现纪检监察各项工作系统互通、数据贯通,并统筹推动国资、教育、财政、交通、卫健等五大领域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建设,以高效精准的监督保障公权力运行不越轨。
2月9日,该市奉化区纪委监委就收到基层权力监督指引数字应用平台发送的橙色预警,显示该区一个投资近3亿元的邻里中心项目前期设计方案超预算18.6%。根据该区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廉政风险分级监督权限,区纪委监委随即对项目建设业主单位作出Ⅱ级风险预警,督促业主单位对设计方案及时作出合理调整,避免政府资金不当浪费。
不仅如此,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纷纷探索数字化监督,护航中心工作。慈溪市纪委监委聚焦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开通影响营商环境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监管平台。平台前端由企业、商会录入问题,平台后端是“廉小二”工作专班负责运营。自平台开通至今,共处理政策服务“重出台轻宣传”、中介服务管理不规范、政商交往“亲而不清”等问题22个;为护航乡村振兴,宁波市江北区纪委监委持续推动区农业农村局建立完善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将全区所有农村的集体资产信息整合成直观的“电子图”,形成“一村一图”,并为每项集体资产设立“一物一码”。
“新年新开局,全市纪检监察系统要持续发挥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有力推动党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市委要求落地落实,推动政治监督更好地融入到‘十四五’建设之中。”宁波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反腐败导刊《反腐败导刊》记者 杜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