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教育部党组将其作为“一号工程”。
一起来看看,杭州市钱塘区文思小学,和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党山小学的“双减”作业展示吧!
一、杭州市钱塘区文思小学
为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推动学校作业改革,探索作业设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杭州市钱塘区文思小学谦光学堂各备课组进行作业设计的实践活动。数学学科基于学生立场,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为增强学生的主观体验,从基本概念出发,设计相应的作业。
这些精心设计的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作业,有效地衔接课内外的知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作业中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作业的减负,不只是“量”的调整,既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能真正“减量增质”,在优化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是学校努力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让“双减”政策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管理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落实“减负增效”,助力“双减”,真正实现作业的轻负担、高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二、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党山小学
为积极推行“双减”,落实劳动技能特色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党山小学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依托学后托管平台,开设编织社团,开展钩针编织教学。
瞧,孩子们多么享受编织点缀生活的美妙与乐趣!
钩针编织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耐性,还能锻炼孩子们的创造力以及对色彩搭配的运用能力。孩子们通过学习,可以自己动手编织出精美绝伦的手链、头饰、杯垫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孩子们的奇织妙想吧!
心有千千结,巧手遇“双减”。“双减”下,党山小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多元的课程,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后期,编织社团将继续带领孩子们走进中华传统工艺,让孩子们在课程中学习编织技巧,传承中国文化。
“双减”政策是国之大计,家之大业,更是家长素质和孩子能力的双重比拼。希望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为孩子们成就更美好的明天。
文章来源:各学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