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听总理回顾过去一年的成就,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绩,太振奋了!”3月5日,记者电话连线刚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完开幕会,聆听完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全国人大代表、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时,他兴奋地说,报告中提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等,让他作为一名农村代表,工作更加充满干劲。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2%2F0307%2F976b4bc6j00r8cs6q000gc0008c0069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平复下激动的心情,刘建明又抓紧时间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姚海涛通过微信联系,梳理完善自己的建议。今年他撰写的5个建议中,有一个“关于建设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的建议”。
“绍兴在这方面工作上进行了多年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想把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带到大会上,为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工作提供参考。”刘建明说,他非常关注基层工作,时常走访调研基层相关的难点、亮点,记录下来后提炼梳理,“传播绍兴好声音,是我作为人大代表应尽之责”。
今年是刘建明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五年,这让他觉得肩头责任更重。“这促使我一定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参会,提出质量更高的建议,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切实为乡村代言,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刘建明说。
乡村振兴依旧是他最关心的话题,他的5个建议中3个与乡村有关。他带领的棠棣村,近年来借力美丽乡村、“五星3A”等创建,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身成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去年,棠棣村被列入全市首批13个乡村振兴先行村培育名单,进行从乡村建设到运营的探索实践。棠棣村采用村企共建的形式,引进专业运营团队,以村企合作的方式进行整村运营,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在过去一年探索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乡村运营的问题,结合走访调研其他乡村的情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梳理,比如乡村很难吸引并留住乡创人才,单个村规模小、资金少、发展层次较低,很难吸引好的运营团队支持等。”刘建明说,今年他提交了一个“关于强化党建统领、落实三项举措、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他建议,要构建党建联盟乡村振兴联合体,健全先进带后进、先富帮后富机制,深化村村抱团、村企结对、村校合作、村银携手等模式,打通基层组织壁垒,打破固有发展边界。同时,要聚焦特色品牌,推动产业发展;优化资源管理,创新运营模式;落实人才培育,助力乡贤返乡。“具体措施如人才方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驻村指导员制度批示精神,探索专职驻村指导员制度,实现共富指导员、金融指导员、大学生指导员等‘一专多能’新格局,进一步提升村级人才队伍。”刘建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