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心里,民为重,家为轻;在他眼里,警为重,己为轻。从警15载,忘我工作,夜以继日。他,就是高桥派出所民警章海浩。
从章海浩穿上警服那天起,就站在了维护社会治安的一线战场,参与办过的各类案件不胜枚举。先后获得三等功一次、嘉奖五次、三次获得专项行动先进个人、身边好片警、维稳标兵、季度海警之星等荣誉。
任务比天大,责任比山重
从2020年大年三十开始,章海浩一直以所为家,连日奔波于辖区和派出所之间,白天带队开展防疫设卡、疫情排摸工作,晚上进行信息核对梳理。
“一旦漏掉一人,将前功尽弃。”连续27天,章海浩每天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面对自己长期缺乏睡眠而变得血红的眼睛,章海浩却说:“辖区有事情等着我落实,睡不着了。”
有一次,两位曾接触过来自重点疫情地区人员的老人不愿接受隔离,章海浩得知老人有慢性病,为打消老人的顾虑,章海浩答应做老人的“快递骑手”帮助配药、送餐。最终,两位老人同意接受隔离,而章海浩也一直履行承诺,只要老人有要求,就尽力满足。
不能原谅工作出现失误,哪怕只有一次
“不能原谅自己在工作中出现失误,那怕只有一次!”这是章海浩对自己工作的要求。
针对辖区开放式老旧小区偷盗案频发这一情况,章海浩分析数据、查阅案卷,得出“威慑式巡防”效果远甚于“有盗再查办”的结论,便组建了一支60人的“长乐志愿者巡逻队”,社区的发案率竟实现了连续三个月“零发案”。
这一有效举措迅速在全镇展开,为拓宽和进一步提高治安成效,章海浩趁热打铁成立了以此为模型的“高桥邻里”工作站,目前已组建了村巡防队、社区平安服务队、公寓联防、商户联盟等志愿者队伍36支,成员达到900余人,常态化开展各类巡逻、宣传、护航等志愿服务。
“‘高桥邻里’短时间内召集近千名志愿者,说明我们平时的工作完全得到了他们的认可。”谈起这一切,章海浩感慨地说。
他心里装的都是老百姓的事儿
15年时间里,章海浩常常以所为家,在他的寝室里,洗漱用品、专业书籍和春夏秋冬各季换洗衣服一应俱全。打开柜门,几十本工作笔记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了“章海浩民意工作室”日常琐事,以及涉及管区内2.1万流动人口的备忘信息。
这里,比家更像个家。
在他妻子的记忆里,章海浩从警以来,没有一个春节是在家过完整的。多少次过年都是家里人吃完饭章海浩才回来,饭菜总是热了又凉,凉了再热。
他是妻子口中聚少离多的丈夫,是女儿记忆中“总是在加班”的爸爸。尽管这样,章海浩一心为民的言行仍然深深影响着他的家人,并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希望我的工作能让千家万户有一个平安祥和的生活环境,我就知足了。”在日记中,章海浩这样写道,并用实际行动兑现着这一诺言。